偈三首(其三)

露柱将来作木杓,旁人不肯任从伊。

木杓将来作露柱,撑天拄地也相宜。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露柱与木杓为喻,探讨了事物转换与适应的重要性。露柱与木杓,原本各司其职,一立于地,一置于手,却在诗中巧妙地互换了角色。露柱若成为木杓,虽非其本分,却能撑天拄地,展现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而木杓若化为露柱,亦能在新的位置上发挥其支撑作用,显示了事物转换后的价值与意义。

诗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世间万物皆有其独特价值与用途,关键在于如何适应环境,发挥其最大效用。无论是作为露柱还是木杓,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这正是诗中的核心思想。通过露柱与木杓的角色互换,诗人鼓励人们在面对变化时保持灵活与适应性,发现并利用自身潜力,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收录诗词(8)

释法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二首(其一)达磨见武帝

闲将一段秦川锦,裁作人间巧妇衣。

几度著来呈伎俩,暗中曲调少人知。

形式: 偈颂

颂古二首(其二)三顿棒

山藤六十轻分付,肋下三拳已太迟。

堪笑不能知痛痒,上堂犹道拂蒿枝。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示小师思悟

维摩不默不良久,打破玄关没窠臼。

堪嗟几个杜波斯,问著痴痴不问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有]韵

山居(其一)

四顾巍峨锁碧阴,松风和雨响于琴。

居山不用逃声色,百鸟归来何处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