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题御书为刘徵如京卿作

服衣若干尺,已能为正书。

冲龄婴世乱,举国负此孤。

逆竖不足言,满朝无士夫。

汗颜虽感旧,大义当骈诛。

刘卿藏数纸,每观涕与俱。

时流自谓黠,匿笑嗤其迂。

狂夫閒处看,冤愤空张须。

未敢颂天纵,妄同诸臣谀。

何年从少康,重来收桑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的郑孝胥所作,名为《恭题御书为刘徵如京卿作》。诗中表达了对幼年丧乱、国家动荡时期孤儿刘徵如的同情,以及对其才华的赞赏。诗人指出在那个逆境中,朝廷缺乏忠良之士,只有刘徵如能坚守正道,令人敬佩。然而,周围的人对此并不理解,甚至嘲笑他的迂腐。诗人虽然感慨,但仍保持清醒,没有盲目歌颂,而是期待着未来能有像少康复国那样的转机,让刘徵如这样的英才得以施展抱负。整首诗情感深沉,对人才的遭遇寄予了深切关怀和期待。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分

碧云翻墨坠秋光,残暑长廊一雨凉。

松竹欲成楼渐隐,阴晴数变桂初香。

随波籍湜应俱叛,易暴夷齐故不亡。

岁岁登高须强起,霜风好为作重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重九

云敛吴天日愈凉,风生雁影气初霜。

添衣犹觉楼难倚,入肆翻怜酒未尝。

短发谁从蓝田客,放歌聊试接舆狂。

栖迟自是违天者,莫为违人讶海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刘幼云潜楼读书图

秉书以事君,自处在忠孝。

惜哉非甲胄,救国乃无效。

抱书窜穷岛,举国孰同调?

潜楼非人间,东海意已蹈。

此中不废读,放眼藐群盗。

纷纷乱未止,恃此昌吾道。

狂夫天稍厌,反正谁能料?

何妨坚信书,南山占雾豹。

形式: 古风

左子异求题文襄公二十九岁小像

文襄复新疆,首刊《吾学录》。

理坏而匿作,响应一何速。

及序马君集,原乱论犹笃。

犯上由放言,遂为天下毒。

伤哉今日祸,老辈固已烛。

治世行同伦,礼义众所服。

邪说兴几载,遽令庙社屋。

逸民秉家法,毛骨见卓荦。

吾生晚可哀,披图想河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