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禹山山下是吾庐,坐处常安数卷书。
族近弟兄相聚密,家贫朋友欲来疏。
临窗种竹堪延鹤,向水开门可钓鱼。
莫羡贵人连甲第,一生能得几时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平和安宁的田园生活场景。诗人在禹山脚下拥有自己的小屋,常坐在那里翻阅着几卷书籍,这表明诗人热爱学习,对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家族之间的关系亲密,兄弟们经常聚集在一起,这种团结和睦的氛围给人以温馨之感。
然而,尽管家庭生活充满了温暖,但经济状况并不宽裕,所以朋友来往也就变得比较稀疏。这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生活有着清醒的认识,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友情不因物质条件而改变的珍视。
在自然环境方面,诗人通过“临窗种竹堪延鹤”和“向水开门可钓鱼”两句,描绘了自己与大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景。窗前种植的竹子可能吸引了仙鹤这样的吉祥之物,而面对河水的家门,则是捕鱼休闲的好去处。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最后两句“莫羡贵人连甲第,一生能得几时居”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富贵之人的奢华生活没有羡慕之心,而是珍惜自己能够安稳度日的时光。这里的“几时居”暗含着对平静生活不易获得和保持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对于平淡、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于知识、家庭、友情与自然等价值的珍视。
不详
唐山山下双溪上,城堞参差图不成。
已许开帘见山色,何妨攲枕听溪声。
疏泉尚想前贤意,美俗犹存太古情。
试向丹楼望原野,青青菖叶正催耕。
清溪一百曲,洗我心无尘。
日影上汀渚,桂香袭衣巾。
露零芳更润,山沃叶长春。
种德长如昔,他年更几人。
沙暖鸳鸯困,江寒翡翠愁。
红莲秋的历,短棹晚夷犹。
处世长无累,端居百不忧。
时时明月下,横笛倒骑牛。
霜落川原淡,风高木叶丹。
云垂千顷白,月堕一江寒。
礼佛因成塔,焚香旋筑坛。
竹声过小院,杂佩响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