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应词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共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翻译

边境的草啊,边境的草,我们一起慢慢变老。
山南山北的雪已经放晴,千里万里都沐浴在明亮的月光下。
明亮的月亮,明亮的月亮,忽然传来胡笳声,让人无比忧愁。

注释

边草:指边境地区的草丛。
尽来共老:一起度过岁月直到老去。
山南山北:指山脉南北两侧。
雪晴:雪后放晴。
千里万里月明:形容广阔的地域上月光明亮。
明月:明亮的月亮。
胡笳: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声音悲凉。
一声愁绝:一声响起就让人极度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与士兵思乡之情的画面。"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共老"中的“边草”反复出现,不仅强调了边地的荒凉,更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则是景象的展开,通过雪晴和月明,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清冷的边塞夜色。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中的“明月”同样地强调了夜晚的宁静与明亮,而“胡笳一声愁绝”则突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尽的忧愁。胡笳,即胡人的笳管,常用来形容边塞的荒凉感。在这里,它的鸣响似乎是夜空中唯一的声音,也是诗人情感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意境深远的手法,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苍茫与士兵心中的渴望和孤独。戴叔伦在这里成功地将景物描写融入了情感表达之中,使得诗歌的情感色彩更加丰富和深邃。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南野

治田长山下,引流坦溪曲。

东山有遗茔,南野起新筑。

家世素业儒,子孙鄙食禄。

披云朝出耕,带月夜归读。

身勚竟亡疲,团团欣在目。

野芳绿可采,泉美清可掬。

茂树延晚凉,早田候秋熟。

茶烹松火红,酒吸荷杯绿。

解佩临清池,抚琴看修竹。

此怀谁与同,此乐君所独。

形式: 古风

将赴湖南留别东阳旧僚兼示吏人

智力苦不足,黎氓殊未安。

忽从新命去,复隔旧寮欢。

晓路整车马,离亭会衣冠。

冰坚细流咽,烧尽乱峰寒。

耆老相饯送,儿童亦悲酸。

桐乡寄生怨,欲话此情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柳花歌送客往桂阳

沧浪渡头柳花发,断续因风飞不绝。

摇烟拂水积翠间,缀雪含霜谁忍攀。

夹岸纷纷送君去,鸣棹孤寻到何处。

移家深入桂水源,种柳新成花更繁。

定知别后消散尽,却忆今朝伤旅魂。

形式: 古风

相思曲

高楼重重闭明月,肠断仙郎隔年别。

紫箫横笛寂无声,独向瑶窗坐愁绝。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恨满牙床翡翠衾,怨折金钗凤皇股。

井深辘轳嗟绠短,衣带相思日应缓。

将刀斫水水复连,挥刃割情情不断。

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

妾身愿作巫山云,飞入仙郎梦魂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