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周运判彦约芍药

独殿群芳占晚春,对花犹幸有斯人。

宓妃正自须曹赋,楚女何妨与宋邻。

醉著午风浓似酒,妆融朝雨细如尘。

边城正藉诗书帅,俎豆于今识祭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独自一人在春天的尾声中占据群花之首,对着花朵还有幸有这样的人欣赏。
像宓妃那样美丽的女子正适合被曹植这样的文人赞美,如同楚国美女也能和宋代才子比邻而居。
在午后的微风中沉醉,醉意浓郁仿佛美酒,早晨的雨水妆点着她,细腻如尘埃。
边城正需要一个以诗书治理的帅才,如今的他懂得祭祀的礼仪,就像古代的祭遵一样。

注释

殿:占据首位,这里指花开得最早。
斯人:此人,指对花欣赏的人。
宓妃:古代神话中的洛水女神,比喻美女。
曹赋:曹植的辞赋,借指赞美诗文。
楚女:代指美女,这里是比喻。
宋邻:宋地的才子,这里表示可以相提并论。
午风:中午的微风。
妆融:形容雨滴打湿了妆容。
边城:边疆的城市。
诗书帅:以诗书治理的地方长官。
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象征礼仪。
祭遵:东汉时期的官员,以知礼著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在独自享受群芳盛开的美好时刻,对着花朵感到幸运,因为有知音相伴。诗中提到的“宓妃”和“楚女”是历史上的美女,通过这两位女性形象,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赞美。

第三句“醉著午风浓似酒,妆融朝雨细如尘”则描写了春日午后的温馨气氛,以及清晨露珠轻柔的景致,通过“醉著”一词,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享受。

最后两句“边城正藉诗书帅,俎豆于今识祭遵”,则是诗人提及边塞之地的将领,以文人的身份去理解古代英雄的事迹,并通过祭祀活动来纪念那些历史上的英杰。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次韵周漕喜雨

十载栖迟畎亩间,无聊尤苦屡无年。

可怜一雨今时若,便觉千塍顿郁然。

击壤有期应共庆,效颦非分敢争妍。

正当檐溜江河决,想见高吟夜不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徐伯远木芙蓉

千林摇落见孤芳,销得诗人赋拒霜。

高压菊花还独步,静窥池水试新妆。

自怜衰病追欢懒,忽睹骚吟引兴长。

何必采江重比并,佳名艳色正相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秦寿之题四祖

古木参天翠作堆,云中石栈为谁开。

楼台正倚双峰起,香火曾瞻四祖来。

霜重静闻秋子落,风高愁听晓猿哀。

当年松上花何似,五叶依然映紫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程德远登清淮楼

西望中原懒转头,十年空见水东流。

涂山漫想诸侯会,濠上聊追二子游。

大剑长刀秋正扰,淡烟疏雨暮还愁。

谁能不讨清河朔,誓楫当期祖豫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