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青溪道士见招

青溪月,和霜和冰发。万仞沁寒潭,冷尽玻璃骨。

青溪花,傍水带烟斜。东曲谢兰香,西曲萼绿华。

青溪水,云根洗清泚。朝浸角里芝,暮烹王烈髓。

青溪雪,万顶千峰彻。隔浦唤仙奴,夜舂云母屑。

君之来,猿鸟笑。云为丹,风为棹。

鬼谷罢谈,孝先徙灶。骖凰与驾鹄,知非君所好。

吾为君招赤城之化骨及绝逸之髯,君为我欢然而就道。

君不来,云山澳。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代青溪道士见招》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溪的自然美景,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先,诗人以“青溪月,和霜和冰发”开篇,将青溪的月色与霜冰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万仞沁寒潭,冷尽玻璃骨”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青溪深潭的清澈与寒冷,仿佛能将人的心灵也洗涤得如同透明的玻璃一般纯净。

“青溪花,傍水带烟斜”则转向对青溪岸边花朵的描写,它们在水边轻轻摇曳,烟雾缭绕,展现出一种柔美而幽静的景象。“东曲谢兰香,西曲萼绿华”进一步渲染了青溪两岸的香气,仿佛置身于一片花香四溢的仙境之中。

“青溪水,云根洗清泚”描绘了溪水与云根的互动,仿佛溪水在洗涤着云根的尘埃,呈现出一种清新的美感。“朝浸角里芝,暮烹王烈髓”则通过想象,将青溪水与珍贵的芝草、王烈的精髓相联系,赋予了溪水更为神奇的力量。

“青溪雪,万顶千峰彻”描绘了青溪在雪中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白雪覆盖,展现出一种纯洁无瑕的美。“隔浦唤仙奴,夜舂云母屑”则通过神话故事,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仿佛青溪中隐藏着仙人的踪迹。

最后,“君之来,猿鸟笑。云为丹,风为棹。鬼谷罢谈,孝先徙灶。骖凰与驾鹄,知非君所好。吾为君招赤城之化骨及绝逸之髯,君为我欢然而就道”表达了对友人的邀请,希望他能前来青溪,一同享受这份自然之美,体验超凡脱俗的生活。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超凡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嘲王以明先生

王夫子,有书如郝隆。何缘阿堵堆青铜。

君不见象头有心?夷甫,道上无人追楚弓。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雀劳利歌

雀劳利,雨雪至。大雀悲,小雀悸。

黄鹄举千里,大鹏搏九万。

鹧鹄与杜宇,声声来相劝。

宇曰不如归,鸪曰行不得。

小大各有分,何用噌噌在我侧。

鹦鹉虽有舌,藏巧不如嘿。

形式: 乐府曲辞

采莲歌

采莲花,花开何鲜新。映月为处子,随风作舞人。

深红浅白间秋水,妒杀麻姑与洛神。

采莲叶,莲叶连香楫。

一片青花古玉盘,持赠秦娥与燕妾。

采莲子,莲房劈破香且美。

纤手分来颗颗匀,何事经年沉湖水。

湖水深犹可,水浊情无那。

试问南溪二月泥,妾心辛苦知不知。

形式: 乐府曲辞

戏别唐客客丰城人(其一)

年年为客向潇湘,楚泽烟云拾满囊,绵花如雪归故乡。

归故乡,应知青雀临流日,内人蟢子坠衣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