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溪怀古十篇(其九)一鸣窗

天寒松柏青,厩闲骥骥老。

潇洒竹窗前,超然鸣以道。

惟有岩上月,时来伴幽讨。

兹意不可忘,还将拾残稿。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怀念与对道义的追求。

首句“天寒松柏青”,描绘了冬日里松柏依然苍翠的景象,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厩闲骥骥老”一句,以马厩中老骥自喻,表达了岁月流逝、英雄迟暮的感慨。马厩的闲置与老马的年迈形成对比,隐含着对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无奈。

“潇洒竹窗前,超然鸣以道”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诗人的超脱。竹窗前的潇洒,不仅指环境的雅致,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淡泊和对道义的坚守。竹子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的品格,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惟有岩上月,时来伴幽讨”则将目光转向夜空中的明月,它如同一位忠诚的伴侣,时常陪伴着诗人思考与探索。月亮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智慧与启示的指引。

最后,“兹意不可忘,还将拾残稿”表达了诗人对这份静谧与思考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继续探索与创作的期待。这句话既是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也是对未来行动的承诺,体现了诗人在宁静中寻找灵感,不断前行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古人的怀念、对道义的追求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1)

俞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贻溪怀古十篇(其十)东渠亭

二渠日夜流,利厚争所起。

先生坐东亭,立法书在纸。

老农到今守,后来谁敢毁。

斯人不可见,空听竹间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灵岩法师

战士长戈赴荔原,谋臣献策庙堂间。

吾师倜傥浮屠隐,不事王侯事经论。

两街推许住灵岩,百鸟衔花待师□。

清风一振海潮音,旷劫曾蒙祖师印。

穷秋别我欲何言,珍重详师指一弹。

形式: 古风

和岊仲次韵其兄穆父见寄

会稽山上月如轮,鸿雁相将江水春。

幕府英豪虽可数,樽前谁是急难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有美堂燕集

云间猎猎立旌旗,公在胥山把酒时。

笑语几番留湛辈,风流千载与吴儿。

湖山日落丹青焕,楼阁风收雨露滋。

谁使管萧江上住,胸中事业九门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