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念奴娇

绕枝倦鹊,鬓萧萧、肯信如今犹客。

风雪荷衣寒叶补,一点灯花悬壁。

万里舟车,十年书剑,此意青天识。

泛然身世,故家休问清白。

却笑醉倒衰翁,石床飞梦,不入槐安国。

只恐溪山游未了,莫叹飘零南北。

滚滚江横,呜呜歌罢,渺渺情何极。

正无聊赖,天风吹下孤笛。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绕枝的喜鹊显得疲惫,我两鬓斑白,还相信自己仍是异乡人。
寒风中修补着破旧的荷叶衣,只有壁上的灯花闪烁着微光。
漂泊万里,十年求学,这份心意只有青天能理解。
对人生的浮沉不再执着,故乡的清白无需再追问。
嘲笑那个醉倒的老翁,他的梦境即使在石床上飞翔,也不愿进入安宁的世界。
只怕还未尽享山水之乐,就感叹起四处飘零的生活。
江水滚滚,歌声凄凉,情感深沉无尽。
正当百无聊赖之际,天风送来孤独的笛声。

注释

倦鹊:疲惫的喜鹊。
鬓萧萧:两鬓斑白。
荷衣:用荷叶制成的衣服。
灯花:灯芯燃烧后的灰烬。
万里舟车:长途跋涉。
十年书剑:十年苦读生涯。
泛然:随意,不在意。
故家:故乡。
衰翁:老翁。
槐安国:比喻理想的安宁之地。
溪山游未了:未尽的山水之游。
飘零南北:四处漂泊。
渺渺:深远,无边。
何极:何处尽头。
孤笛:孤独的笛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胸怀壮志的生活态度。开篇“绕枝倦鹊,鬓萧萧、肯信如今犹客”几句,通过鸟儿在枝头休息和发梢凌乱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风雪荷衣寒叶补,一点灯花悬壁”描写了一种孤寂且自在的生活状态,尽管外界风雪交加,内心却有着坚守纯净的意志。接着,“万里舟车,十年书剑,此意青天识”表达了诗人对于远大志向和坚持己见的执着。

“泛然身世,故家休问清白”则是对个人境遇的一种超脱态度,不再纠结于尘世的恩怨得失。随后,“却笑醉倒衰翁,石床飞梦,不入槐安国”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逃避和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只恐溪山游未了,莫叹飘零南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以及对生命流转不息的感慨。最后,“滚滚江横,呜呜歌罢,渺渺情何极”和“正无聊赖,天风吹下孤笛”则是诗人对于广阔自然界和内心深处的情感无法穷尽的抒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个性自由和精神寄托的主题。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壶中天/念奴娇

长流万里。与沈沈沧海,平分一水。

孤白争流蟾不没,影落潜蛟惊起。

莹玉悬秋,绿房迎晓,楼观光疑洗。

紫箫声袅,四檐吹下清气。

遥睇浪击空明,古愁休问,消长盈虚理。

风入芦花歌忽断,知有渔舟闲舣。

露已沾衣,鸥犹栖草,一片潇湘意。

人方酣梦,长翁元自如此。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其一)养拙园夜饮

瘦筇访隐,正繁阴闲锁,一壶幽绿。

乔木苍寒图画古,窈窕行人韦曲。

鹤响天高,水流花净,笑语通华屋。

虚堂松外,夜深凉气吹烛。

乐事杨柳楼心,瑶台月下,有生香堪掬。

谁理商声帘外悄,萧瑟悬珰鸣玉。

一笑难逢,四愁休赋,任我云边宿。

倚阑歌罢,露萤飞上秋竹。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念奴娇

海山缥缈。算人间自有,移来蓬岛。

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

玉洞分春,雪巢不夜,心寂凝虚照。

鹤溪游处,肯将琴剑同调。

休问挂树瓢空,窗前清意,赢得不除草。

只恐渔郎曾误入,翻被桃花一笑。

润色茶经,评量山水,如此闲方好。

神仙陆地,长房应未知道。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念奴娇.赋秀野园清晖堂别本作为陆义斋赋清(其二)晖山堂

穿幽透密,傍园林宴乐,清时钟鼓。

帘隔波纹分昼影,融得一壶春聚。

篆径通花,花多迷径,难省来时路。

缓寻深静,野云松下无数。

空翠暗湿荷衣,夷犹舒啸,日涉成佳趣。

香雪因风晴更落,知是山中何树。

响石横琴,悬崖拥槛,待月慵归去。

忽来诗思,水田飞下白鹭。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