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苧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祗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友人的不舍。"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苧词"显示出诗人每天都在仰望自己的国家,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而这些情感只能通过吟唱诗词来寄托。"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则描绘了一种送别的情景,诗人在送别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与亲朋好友分别的情形。
"失意还独语,多愁祗自知"透露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失落和寂寞之中,他只能向着空气诉说自己的不满和忧虑,而这些复杂的情感只有自己能深刻体会。最后两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则是对旅途中的景象的描写,诗人在客亭中所见到的柳树,其向南伸展的枝条被折断,这不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寂寞,也暗示着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体验,是一首抒发旅途思乡之情的佳作。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曲江冰欲尽,风日已恬和。
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
紫蒲生湿岸,青鸭戏新波。
仙掖高情客,相招共一过。
家贫相远住,斋馆入时稀。
独坐看书卷,闲行著褐衣。
早蝉庭笋老,新雨径莎肥。
各离争名地,无人见是非。
相印暂离临远镇,掖垣出守复同时。
一行已作三年别,两处空传七字诗。
越地江山应共见,秦天风月不相知。
人间聚散真难料,莫叹平生信所之。
相看头白来城阙,却忆漳溪旧往还。
今体诗中偏出格,常参官里每同班。
街西借宅多临水,马上逢人亦说山。
芸阁水曹虽最冷,与君长喜得身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