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郡满岁自遣

迢递分符竹,因循度岁华。

地将鲸海接,路与凤城赊。

触石云频起,衔山日易斜。

潮平聚渔市,水落见人家。

吏隐偏知幸,民谣岂敢誇。

无嫌勾漏僻,且得养丹砂。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翻译

竹简上的分界线漫长,岁月在其中流转。
大地仿佛与鲸海相连,道路延伸至繁华的京城。
触碰山石,云雾常常升起,太阳斜照山峰。
潮水退去,渔市热闹,水位下降,露出村落。
为官之人隐居此地感到幸运,不敢夸耀民谣中的美誉。
不嫌弃这里偏僻,只求能在此修炼丹药。

注释

迢递:遥远绵长。
分符:竹简上的分界。
因循:沿袭。
度岁华:度过年华。
鲸海:形容极广袤的海域。
凤城:指京城。
触石:碰到石头。
衔山:环绕山峰。
潮平:潮水退去。
渔市:渔民市场。
吏隐:官员隐居。
民谣:民间歌谣。
勾漏:古代地名,以产丹砂著名。
僻:偏僻。
养丹砂:修炼丹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外地度过一年的情景和心境。诗的开头"迢递分符竹,因循度岁华",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如同竹子一年比一年长高,岁月静好却也令人感慨。

接着"地将鲸海接,路与凤城赊"一句,借用夸张的手法,将大地比作可以直通海底的大鲸,道路则延伸到传说中的仙境凤城,展示了诗人对遥远故土的思念和向往。

"触石云频起,衔山日易斜"一句,则是描写自然景观。石头触动天空,云雾随之而生;山峦似乎在吞没日光,日影也因此而移动,这些都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捕捉。

"潮平聚渔市,水落见人家"表明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当潮汐平息时,渔夫们在岸边集市交易;当河水干涸时,可以看到原先被水掩盖的人家。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吏隐偏知幸,民谣岂敢誇"一句,透露出诗人在外地任职时,对于自身命运的感慨。官吏们对自己的幸福往往心存侥幸,而百姓间的传言又怎能不夸大其词呢?

最后"无嫌勾漏僻,且得养丹砂"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他在偏远之地也没有怨恨,只是安于现状,静心修炼自己的精神世界,如同服食仙丹一样。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异乡度过一年的平淡而深长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咏华林书院

闻说华林院,名将阙里偕。

生徒似东鲁,书籍胜西斋。

俎豆儒风盛,埙篪乐韵谐。

门闾双桂茂,编秩九流排。

讲学搴纱幕,题诗挂粉牌。

荀陈传旧族,游夏结同侪。

红实洲生橘,清阴世种槐。

夜蟾穿户牖,晴瀑泻岩崖。

远客来千里,新恩出两阶。

横经定何日,凭此寄幽怀。

形式: 排律 押[佳]韵

夜宴

凉宵绮宴开,醽醁湛芳罍。

鹤盖留飞舄,珠喉怨落梅。

薄云齐鬓腻,流雪楚腰回。

巧笑倾城媚,雕章刻烛催。

盘空珠有泪,垆冷蕙成灰。

巾角弹棋胜,琴心促轸哀。

醉罗惊梦枕,愁黛怯妆台。

风细传疏漏,犹歌起夜来。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五言六韵诗

燔柴就阳位,烟燎达高穹。

扫地铏豋洁,严更鼓角雄。

天心侔兑悦,皇泽比春融。

帝享惟馨德,民苏解愠风。

周郊四祭重,汉畤五祠同。

灵贶昭玄感,神光望拜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奉和御制契丹出境将议回銮五言六韵诗

戎辂巡河右,天威詟鬼方。

五营开细柳,三令凛飞霜。

氛祲消千里,声名耀八荒。

灵旗风助顺,黄道日呈祥。

偃革边关静,回銮海县康。

欣陪从臣末,归跸奉高骧。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