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和紫眉通城感怀

无限春愁带客浓,残书数卷出尘封。

空怀建策同三表,莫问留行是万钟。

南国莺花随梦尽,孤城涕泪为谁容。

凭君且博清斋坐,明月瑶琴风入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春暮和紫眉通城感怀》由明代诗人刘宗周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中以“春愁”为主题,描绘了诗人面对春末时节,心中涌动的复杂情绪。

首句“无限春愁带客浓”,开篇即点明主题,春日之愁如同浓雾般弥漫,让人难以摆脱。接着,“残书数卷出尘封”,通过阅读旧书来排遣愁绪,却也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诗人试图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慰藉,但最终发现,这些只是表面的逃避。

“空怀建策同三表,莫问留行是万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他渴望有所作为,如同古代贤臣献策,但又深知自己的努力可能徒劳无功,世事难料。这里“三表”借指古代大臣向君主进谏的奏章,而“万钟”则象征巨大的权力与财富,表明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

“南国莺花随梦尽,孤城涕泪为谁容”,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哀伤。南国的春花烂漫,象征着美好的梦想,但在诗人眼中却已成过眼云烟。孤城中的泪水,无人能懂,只有自己承受。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凭君且博清斋坐,明月瑶琴风入松”,诗人邀请友人一同静坐,享受清雅的时光,以琴声与月色寄托情感。这里的“清斋”、“瑶琴”、“明月”都是高洁、宁静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暂时的宁静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某种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春愁、读书、建策、梦境、孤城、琴声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努力。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刘宗周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11)

刘宗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祝开美兼示紫眉汋儿

千里或一士,百里或一圣。

何来得斯语,误人如坑阱。

矮夫事观场,笑啼安取正。

大道不择人,有志视所竟。

况负超世姿,襟期互争胜。

历落风烟中,时危气逾盛。

以此话昕夕,千秋良可订。

行行惜分手,转发林皋兴。

进修贵及时,行止则云命。

各言励初心,弗复疑孔孟。

巧拙虽殊方,勉之诚与敬。

形式: 古风

过锡山同张奠夫访第二泉用濂溪先生萍乡诗韵

牛斗斜横剑气寒,第来泉品让儒酸。

道心一掬尘开镜,仙掌孤撑露在盘。

满地江湖悲寂寞,半天猿鹤可平安。

匆匆指点山亭上,留得宗风几许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其一)太常磊斋吴公

何人后死骨先寒,二十年来梦里酸。

错绣山河空一掷,注金身世打通盘。

终嫌世事稽文信,不见东山起谢安。

寄语悠悠沈醉客,男儿事业尽多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其二)大司农鸿宝倪公

台阁文章星斗寒,风期与俗异咸酸。

回澜紫海皆通汉,照乘明珠只走盘。

拟绝韦编年待假,争先殉节死逾安。

读书所学知何事,蒙难坚贞尔许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