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锡山同张奠夫访第二泉用濂溪先生萍乡诗韵

牛斗斜横剑气寒,第来泉品让儒酸。

道心一掬尘开镜,仙掌孤撑露在盘。

满地江湖悲寂寞,半天猿鹤可平安。

匆匆指点山亭上,留得宗风几许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宗周在访问锡山和第二泉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首联“牛斗斜横剑气寒,第来泉品让儒酸”,以“牛斗斜横”比喻时间的流逝,剑气寒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冷静与坚定。第来泉品,即泉水之名,此处暗喻人文之高雅,与“儒酸”相对,儒酸指儒家学者的学识与风骨,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价值的尊重与推崇。

颔联“道心一掬尘开镜,仙掌孤撑露在盘”,“道心”指的是追求真理或道德的心志,“一掬”形容其纯净而深沉。“尘开镜”比喻心灵如镜子一般清澈,能照见万物真相。仙掌孤撑,象征着超脱凡尘的精神追求,而“露在盘”则可能寓意着自然界的纯净与生命的短暂。

颈联“满地江湖悲寂寞,半天猿鹤可平安”,“江湖”常用来比喻广阔的世界或人生的漂泊,这里的“悲寂寞”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孤独的感慨。而“半天猿鹤”则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自由与宁静,与现实的“悲寂寞”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尾联“匆匆指点山亭上,留得宗风几许般”,“匆匆指点”可能是指诗人快速地在山亭上指点江山,留下的是对传统精神(宗风)的传承与思考。整个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珍视与传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和传统精神的追求与传承。

收录诗词(111)

刘宗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其一)太常磊斋吴公

何人后死骨先寒,二十年来梦里酸。

错绣山河空一掷,注金身世打通盘。

终嫌世事稽文信,不见东山起谢安。

寄语悠悠沈醉客,男儿事业尽多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其二)大司农鸿宝倪公

台阁文章星斗寒,风期与俗异咸酸。

回澜紫海皆通汉,照乘明珠只走盘。

拟绝韦编年待假,争先殉节死逾安。

读书所学知何事,蒙难坚贞尔许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其三)宪副四明施公

淮南一别竹斋寒,再拜班荆话屡酸。

国难敢忘嫠妇纬,时危转忆菜根盘。

身担风纪纲常重,节自平生学问安。

白马岩前怀旧处,临风嗟叹有千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其四)御史大夫懋明李公

肃肃丰裁亚相寒,匡扶九鼎和盐酸。

欲存赵氏孤何处,枉泣公孙泪满盘。

燕市赓歌留正气,鹿岩风景绍新安。

可怜一木难支处,遗句犹惭沟渎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