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靖节集

人生两仪中,形与影相亲。

虽曰劳逸殊,好丑岂不均。

形影莫赠答,赠答辞苦辛。

贤愚等湮灭,醉者讵千春。

众辐共一毂,有以无为珍。

思虑阔然空,但随时运沦。

至矣柴桑训,形影不如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此诗《读陶靖节集》由清代诗人朱茂皖所作,通过对陶渊明作品的阅读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见解。

首句“人生两仪中,形与影相亲”描绘了人生如同阴阳两仪,形体与影子相互依存,象征着生命中的存在与虚无、现实与幻象并存的状态。接着,“虽曰劳逸殊,好丑岂不均”指出尽管人们经历不同的生活状态,面对好坏,实际上并无绝对的差异,强调了人生境遇的相对性。

“形影莫赠答,赠答辞苦辛”则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我、他人之间的关系,指出赠答虽是人之常情,但在形与影(即自我与外界)之间,表达情感往往充满艰辛。接下来,“贤愚等湮灭,醉者讵千春”通过对比贤愚之人最终归于尘土,而醉生梦死者或许能短暂忘却烦恼,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反思。

“众辐共一毂,有以无为珍”运用比喻手法,将众人比作车轮上的辐条,共同围绕着一个中心(毂),强调了个体在集体中的作用和价值。同时,“思虑阔然空,但随时运沦”提醒人们应超越琐碎的思虑,顺应自然,随波逐流,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最后,“至矣柴桑训,形影不如神”总结全诗,引用陶渊明的故乡名“柴桑”,强调了精神层面的重要性,认为形与影(物质世界)远不及精神(灵魂或内在世界)的珍贵。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作品的解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我、社会以及宇宙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

朱茂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淮阴侯祠

淮水十㪷泥半石,行人入门三叹息。

王孙功高天下疑,赤龙雌雉俱惭德。

前有渭水后桐庐,进则不足退有馀,曷不归钓城南鱼。

形式: 古风

灵谷寺看梅

下马看碑度孝陵,山椒十里树层层。

半开香气清于水,一路人家静似僧。

春动粉须都化蝶,夜寒花片欲成冰。

无烦襆被兼烧烛,月白烟黄睡未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隋堤怀古(其一)

烟火春堤翠黛连,垂杨不绾旧龙船。

阿?曾溅风流血,一树琼花变杜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隋堤怀古(其二)

䢴沟新碧晚涛平,杨柳曾遮殿脚行。

谁道雷塘歌吹歇,月明重按玉箫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