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咏二高士f(其一)吴门梁伯鸾

踰岭去桑梓,吴门花发时。

出门仰天笑,聊以当吾噫。

逸妻岂不恋,求友兴深思。

一过伯通桥,夫君洵我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居异乡的文人对两位高士的敬仰之情。首句“踰岭去桑梓,吴门花发时”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前往吴门(即苏州)的情景,此时正是花开的季节,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出门仰天笑,聊以当吾噫”一句,展现了诗人面对新环境的豁达态度,他以笑声来应对离乡背井的孤独与寂寞,试图用乐观的心态来化解内心的忧伤。

“逸妻岂不恋,求友兴深思”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渴望。即便在远方,他也思念着能够与之共谈心事的朋友,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音的渴望。

最后,“一过伯通桥,夫君洵我师”表达了诗人对某位高士(可能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名士梁鸿,因其妻孟光而闻名,此处或借指其他高士)的崇敬之情。通过一次偶然的相遇,诗人认识到这位高士不仅是他的良师益友,更是他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高士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客中咏二高士f(其二)南州徐孺子

南州走冠盖,高士居亭亭。

吾宗不见君,悬榻甘尘冥。

千里为有道,生刍致惟馨。

我亦悦此风,旷怀翻涕零。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三子赠答诗(其一)

我昔游五岳,登高仰寰宇。

附孔上泰山,攀葛吟梁甫。

封禅七十二,其事在太古。

继此徒荒唐,秦皇与汉武。

绵邈予有怀,飞龙居九五。

黋炳以辉煌,圣作而物睹。

一人响圜方,百辟分茅土。

子其从我游,高名录天府。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三子赠答诗(其二)

万古众仙父,卓哉何巍巍。

是辟长男宫,出震凌晨曦。

烛龙衔焜曜,扶桑挺葳蕤。

下顾世民子,劳劳会瑶池。

伯阳度函关,紫气恒相随。

吾祖事皇汉,长与桃实期。

至道存玄言,馀用乃滑稽。

积小以高大,冲虚何所疑。

形式: 古风

三子赠答诗(其三)

宿世随国贰,入山求正觉。

岂以元舅尊,而终縻尔爵。

仙庵对忍辱,净土崇极乐。

鹙子等诞身,迦陵鸣在壳。

幸于五人中,得度自超跃。

净名来妙喜,不二非扃钥。

龙卿勿矜庄,东方休善谑。

皈兹三世佛,诏尔无生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