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河观练水军歌

建业城西上河口,大江控截金陵守。

圣祖经营置水军,结垒辕门环细柳。

两翼回渠伏港通,鱼丽栉比藏艨艟。

太平讲武三时暇,教演时当十月中。

是日风恬波浪平,团营号令传分明。

对壁虚声张寇敌,旌麾简出横江兵。

箭羽枪缨光映掩,鲸奔鳄逝天为惨。

赤壁曾摧魏武师,襄阳直破杨么胆。

朱袍牙帐树中坚,锦帽花靴簇两边。

水后天吴称警肃,客樯远避惊鸿旋。

炮鼓烟腾川沸动,舻舳相衔万声閧。

青山漠漠愁渚宫,白日晖晖撼云梦。

先锋一舸最前归,报捷欢呼疾若飞。

钲铙并奏齐天乐,虎豹交翻偃月旂。

吁嗟训旅虽近古,将军莫浪誇英武。

君不见江东水战推吴人,使船如马真绝伦。

王浚扬帆一夕来,洋洋天堑同平津。

又不见陈家江总歌玉树,谋国书生成大误。

朱雀航头烽火红,折苇凭刀竞飞渡。

呜呼此军此舟胡可无,屏翰干城存庙谟。

不然徒为儿女戏,衣带浮沤作何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上新河观练水军歌》描绘了明朝时期在建业城西新河进行的水军演练盛况。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水军的组织与训练,以及演练时的壮观场面。

开篇“建业城西上河口,大江控截金陵守”,点明地点和背景,暗示了演练的重要性和规模。接着,“圣祖经营置水军,结垒辕门环细柳”描绘了水军基地的布局,显示出精心的规划和军事设施的完善。

“两翼回渠伏港通,鱼丽栉比藏艨艟”形象地描述了水军船只的排列和布阵,展示了水军的战术准备。“太平讲武三时暇,教演时当十月中”则说明了演练是在和平时期的特定时间进行,体现了军事训练与国家稳定之间的平衡。

“是日风恬波浪平,团营号令传分明”描绘了演练当日的环境和秩序,强调了训练的顺利进行。“对壁虚声张寇敌,旌麾简出横江兵”通过模拟敌情,展现了水军的实战准备和指挥能力。

接下来的段落详细描绘了演练中的武器展示、士兵装备、军乐演奏等场景,通过“鲸奔鳄逝天为惨”、“炮鼓烟腾川沸动”等夸张的描写,突出了演练的激烈和震撼效果。

“朱袍牙帐树中坚,锦帽花靴簇两边”描绘了指挥官的威严形象,以及士兵们的整齐列队。“水后天吴称警肃,客樯远避惊鸿旋”则表现了演练的影响力,连过往船只都为之避让。

最后,“先锋一舸最前归,报捷欢呼疾若飞”描绘了演练结束时的喜悦气氛,士兵们迅速返回,传递捷报。“钲铙并奏齐天乐,虎豹交翻偃月旂”再次强调了演练的盛大和军队的士气。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不仅展现了水军演练的壮观场面,也反映了当时军事训练的严谨和军队的纪律性。同时,诗人在结尾处提出了对军事训练的反思,提醒不应仅将其视为简单的游戏或表演,而应深刻理解其对于国家安全和防御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86)

汤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沈石田效米元晖云山图

春山蒸云湿模糊,春树凝烟渺有无。

汀花岸草愁相唤,蘅渚兰皋低自纡。

江南雨景真貌出,世传曾有元晖笔。

石田老人近代豪,步骤邯郸更超逸。

越溪难注消夏湾,胥口波涛杳霭间。

西遮震泽双螺小,北走灵岩万笏还。

江村桥外炊烟夕,上沙下沙水涵碧。

似闻茅屋啼斑鸠,无那东风摇燕麦。

沈吟忆得画中诗,洒墨挥毫兴发奇。

并驱逐鹿知谁手,何必敷文待制为。

形式: 古风

铜爵台

自失平吴策,空名起邺台。

馀香残箧冷,促柱短歌哀。

汉水漳河尽,当涂典午来。

西陵松柏地,旋接北邙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寺门

寺门山麓峙,当面更青山。

渺有烟霞想,谁参秘密关。

僧穿松径去,童汲井华还。

尘海茫茫远,三生梦觉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许摄泉见过山中失迓赋此解嘲

久孤南望约,枉沐北山临。

扫壁真题凤,攀云独抱琴。

午斋留石钵,寒日静珠林。

自是攒眉去,非因白社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