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淮山

游宦久去国,扁舟今始还。

朝来汴口望,喜见淮上山。

断岭碧峰出,平沙白鸟闲。

南归不厌远,况在水云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长期在外做官,如今才乘船返回故乡。
早晨来到汴河口眺望,欣喜地看到淮河上的山峦。
险峻的山岭中露出青翠的峰峦,广阔的沙滩上白鸟悠闲地飞翔。
向南的归途并不觉得遥远,更何况是在水天一色之间。

注释

游宦:在外做官。
去国:离开国家,这里指故乡。
扁舟:小船。
今始还:现在才开始回来。
汴口:汴河的入海口。
淮上山:淮河两岸的山。
断岭:险峻的山岭。
碧峰:青翠的山峰。
平沙:广阔的沙滩。
白鸟闲:悠闲的白鸟。
南归:向南返回。
不厌远:不觉得路途遥远。
水云间:水天相接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初见淮山》,描绘了诗人久离故乡后乘舟归来,早晨在汴口眺望时,欣喜地看到淮河两岸的山景。"游宦久去国,扁舟今始还"表达了诗人对长期在外做官的感慨和如今归航的喜悦。"朝来汴口望,喜见淮上山"直接描述了诗人早晨的所见,淮河上的山峰在视线中显现,给诗人带来了安慰。"断岭碧峰出,平沙白鸟闲"进一步细致描绘了山岭的青翠和沙滩上悠闲的白鸟,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画面。最后两句"南归不厌远,况在水云间",诗人表达了对回归南方故乡的期待,即使路途遥远,但置身于这样的山水之间,也觉得心满意足。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归乡途中的心境与景色,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

我昔吏桐乡,穷山使屡蹑。

路险独后来,心危常自怯。

下顾云容容,前溪未可涉。

半崖风飒然,惊鸟争堕叶。

修蔓不知名,丹实坼在荚。

林端野鼠飞,缘挽一何捷。

马行闻虎气,竖耳鼻息嗋。

遂投山家宿,骇汗衣尚浃。

归来抚童仆,前事语妻妾。

吾妻常有言,艰勤壮时业。

安慕终日间,笑媚看妇靥。

自是甘努力,于今无所慑。

老大官虽暇,失偶泪满睫。

书之空自知,城上鼓三叠。

形式: 古风

初闻蛙

朝开南篱梅,暮闻北池蛙。

何时科斗生,草根已吐牙。

只畏草叶长,其下可隐蛇。

游子且勿行,科斗成虾蟆。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别后寄永叔

前日辞亲泪,又为别友出。

愁极反无言,欲言词已窒。

荷公知我诗,数数形美述。

兹道日未堙,可与古为匹。

孟卢张贾流,其言不相昵。

或多穷苦语,或特事豪逸。

而于韩公门,取之不一律。

乃欲存此心,欲使名誉溢。

窃比于老郊,深愧言过实。

然于世道中,固且异谤嫉。

交情有若此,始可论胶漆。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别张景嵩

我虽识君晚,君能知我心。

我心昭亭水,见底无尺寻。

照之不为隐,测之不为深。

鱼虾既混混,藻荇亦侵侵。

终当至沧海,浴日开黄金。

君当下滩去,石浪激寒音。

犹能洗君目,病瞖云销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