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饮湖州酒寄崔使君

一榼扶头酒,泓澄泻玉壶。

十分蘸甲酌,潋艳满银盂。

捧出光华动,尝看气味殊。

手中稀琥珀,舌上冷醍醐。

瓶里有时尽,江边无处沽。

不知崔太守,更有寄来无。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翻译

一杯满满的酒,清澈如玉壶中的水。
斟满酒杯,醇香溢满银碗。
捧出时光彩照人,品尝后感觉与众不同。
酒色犹如稀有的琥珀,口感清凉如醍醐甘露。
瓶中的酒总有喝完的时候,江边再也找不到这样的美酒。
不知道崔太守是否还有这样的好酒寄来。

注释

一榼:一壶。
扶头酒:使人醉倒的烈酒。
泓澄:清澈透明。
泻:倾倒。
十分:完全。
蘸甲酌:指酒斟得很满,几乎浸湿手指。
潋艳:形容酒色清亮而醇厚。
满银盂:装满了银碗。
光华动:光彩照人。
气味殊:味道独特。
琥珀:一种颜色深红的宝石,这里形容酒色。
醍醐:比喻美酒或甘美的东西。
沽:买酒。
崔太守: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某位善于品酒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在清晨时分,独自品鉴美酒的场景。诗人用“一榼扶头酒”开篇,借此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泓澄泻玉壶”则形象地描绘了酒的清澈透明,“十分蘸甲酌”、“潋艳满银盂”更是细致地描述了主人公品酒时的精心和享受。

“捧出光华动,尝看气味殊”一句,通过动人的视觉和味觉感受,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深切体验。接着,“手中稀琥珀,舌上冷醍醐”则是对这一体验的进一步描绘,不仅形容了酒的质地,更暗示了主人公在品味上的细腻和满足。

“瓶里有时尽,江边无处沽”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虑或许是一种生活中的无奈。但这种忧虑很快被转化为对友情的深情寄托——“不知崔太守,更有寄来无”。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美酒的独特感受,还传递出了一份对远方朋友的情谊和期待。

总体来说,整首诗不仅展示了白居易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展现了他在艺术上的成就,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通过诗歌提升至一种美学的高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早春招张宾客

久雨初晴天气新,风烟草树尽欣欣。

虽当冷落衰残日,还有阳和暖活身。

池色溶溶蓝染水,花光燄燄火烧春。

商山老伴相收拾,不用随他年少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早秋曲江感怀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忽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早秋独夜

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

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月]韵

早秋晚望兼呈韦侍郎

九派绕孤城,城高生远思。

人烟半在船,野水多于地。

穿霞日脚直,驱雁风头利。

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

夫君亦沦落,此地同飘寄。

悯默向隅心,摧颓触笼翅。

且谋眼前计,莫问胸中事。

浔阳酒甚浓,相劝时时醉。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