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顷波涵一碧秋,飘飘随处任轻舟。
踏歌听立忘机鹭,击楫惊飞熟梦鸥。
烟水淡图山点翠,云霞丽景日抛球。
帆收不尽湖天景,何必蒹葭古渡头。
这首诗描绘了泛舟太湖的悠闲与自然之美。首句“万顷波涵一碧秋”以广阔的湖面和深邃的秋色开篇,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接着,“飘飘随处任轻舟”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随波逐流、自由自在的畅游状态。
“踏歌听立忘机鹭,击楫惊飞熟梦鸥”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与自然界的互动,进一步渲染了和谐与自由的氛围。鹭鸟在湖边悠然站立,诗人踏歌而行,似乎与之融为一体;而当诗人轻轻划动船桨时,鸥鸟被惊起,仿佛从梦中醒来,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与生活情趣。
“烟水淡图山点翠,云霞丽景日抛球”则将视线转向远处,描绘了一幅烟雾缭绕、山水翠绿、云霞绚烂的日落景象,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多彩。
最后,“帆收不尽湖天景,何必蒹葭古渡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即使船帆收起,但湖天景色依旧美不胜收,何必拘泥于传统的渡口呢?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以及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泛舟太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不详
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欲知吾道廓,不与物情违。
岁闰节华晚,众芳繁暮春。
霁日天地晴,元巳风景新。
禊饮传旧俗,古今欢此辰。
至乐在同和,丝竹奚所陈。
熏琴是赏心,姑射可凝神。
何必尚耽缅,浮觞曲水滨?
从公无小大,在伴乐人贤。
楚国逢荒岁,随人若有年。
空波交水埒,重岫夹畬田。
桑柘温风软,云霞返照鲜。
因高寺刹迥,临远郡楼偏。
花柳清明节,亲宾上巳筵。
故乡徒有路,春雁独归边。
幸望山阴客,为文内史前。
扬舲穷海岛,选胜访神仙。
鬼斧巧开凿,仙踪常往还。
东瓯冥漠外,南越渺茫间。
为问容成子,刀圭乞驻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