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翥所作的《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其三)二生塔》。诗中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塔寺,暗示着历史的沉淀和佛教的深远影响。"塔寺前朝旧,山林宿业空"表达了塔寺的悠久历史和修行者的过往,给人一种沧桑而宁静的感觉。
"法身无幻坏,藏骨自神通"两句,赞美佛法的永恒不变和僧侣们的内在修为,强调了佛法超越世俗变迁的特性。"宝供珊瑚碧,珠花舍利红"通过珊瑚和舍利的色彩,描绘出寺庙内的神圣景象,象征着佛法的珍贵与庄严。
最后两句"无缘香一瓣,回首佛堂中",表达了诗人对无缘相见的遗憾,以及对佛堂中那份静谧与虔诚的向往,流露出对佛法的敬仰和对禅修生活的深深思索。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衡山福严寺的风貌和禅修生活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