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其一)雨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翻译

雨滴声声,报时的更鼓声一遍又一遍,窗外雨中的芭蕉和屋里的油灯此时似乎也变得多情起来,安慰孤独的我。
好梦难成,心中遗憾难平,窗外的雨可不管忧愁的人喜不喜欢听,仍是不停地下着,雨滴一直滴到天明才停了下来。

注释

一更更:一遍遍报时的更鼓声。
恨,遗撼。
道:知。
阶:台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万俟咏的《长相思(其一)·雨》。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深沉相思之情的七言绝句。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

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捕捉夜雨的声响和内心的寂寞。"一声声,一更更"描绘了夜晚雨滴答的声音,每一个字都显得那么沉重,那么凝练,仿佛读者也能听见那无尽的雨声。"窗外芭蕉窗里灯"则是对内外景象的对比,窗外的芭蕉在雨中摇曳,而窗里的灯光则温暖而孤独,勾勒出诗人孤枕难寐的夜晚。

"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深沉相思和内心的痛苦。"此时无限情"指的是在这样的雨夜里,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无边无际。"梦难成,恨难平"则是说,即使在梦中也无法与所思之人相见,那份恨意和不甘也随之而来,如同这夜晚的雨水,无法平息。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声音、景象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哀伤的氛围。这种技巧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颇为常见,但万俟咏在此基础上所表达的情感之复杂和情境之细腻,则显示了其独到的艺术才华。

收录诗词(30)

万俟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北宋末南宋初词人。自号词隐、大梁词隐。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据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元佑时诗赋老手”。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善工音律,能自度新声。词学柳永,存词27首

  • 字:雅言
  • 生卒年:1135

相关古诗词

长相思(其二)山驿

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馀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失调名

昔年曾共黄花酒,一笑新香。

形式: 押[阳]韵

安平乐慢.都门池苑应制

瑞日初迟,绪风乍暖,千花百草争香。

瑶池路稳,阆苑春深,云树水殿相望。

柳曲沙平,看尘随青盖,絮惹红妆。卖酒绿阴傍。

无人不醉春光。

有十里笙歌,万家罗绮,身世疑在仙乡。

行乐知无禁,五侯半隐少年场。

舞妙歌妍,空妒得、莺娇燕忙。

念芳菲、都来几日,不堪风雨疏狂。

形式: 词牌: 安平乐慢

别瑶姬慢/忆瑶姬

可惜香红。又一番骤雨,几阵狂风。

霎时留不住,便夜来和月,飞过帘栊。

离愁未了,酒病相仍,便堪此恨中。

片片随、流水斜阳去,各自西东。

又还是、九十春光,误双飞戏蝶,并采游蜂。

人生能几许,细算来何物,得似情浓。

沈腰暗减,潘鬓先秋,寸心不易供。

望暮云、千里沈沈障翠峰。

形式: 词牌: 忆瑶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