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五)

器道不可离,二之即非性。

孔圣欲无言,下学从泛应。

君子勤小物,蕴蓄乃成行。

我诵穷索篇,于子既闻命。

如何圜中士,空谷以为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名为《八咏》之一,回应了友人赠予的九章。诗中探讨了“器道”与“性”的关系,以及孔子的教诲与实践的重要性。

“器道不可离,二之即非性。” 这句话强调了“器”(物质世界)与“道”(宇宙法则或精神原则)的不可分割性,认为如果将两者割裂,就无法理解真正的“性”(本性或本质)。

“孔圣欲无言,下学从泛应。” 提及孔子希望通过日常的实践来教导弟子,而非仅靠言语传授,强调了行动与经验学习的重要性。

“君子勤小物,蕴蓄乃成行。” 认为君子应当勤勉于小事,积累经验与智慧,最终形成高尚的品行。

“我诵穷索篇,于子既闻命。”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赠诗的感激之情,并表示愿意回应。

“如何圜中士,空谷以为静?” 这句诗运用了比喻手法,以“圜中士”(圆心之人,象征中心、核心)和“空谷”(空旷的山谷)对比,暗示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专注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王守仁对于道德修养、实践与理论结合、以及内心平静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六)

静虚非虚寂,中有未发中。

中有亦何有,天之即成空。

无欲见真体,忘助皆非功。

至哉玄化机,非子孰与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七)

忆与美人别,赠我青琅函。

受之不敢发,焚香始开缄。

讽诵意弥远,期我濂洛间。

道远恐莫致,庶几终不惭。

形式: 古风

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八)

忆与美人别,惠我云锦裳。

锦裳不足贵,遗我冰雪肠。

寸肠亦何遗,誓言终不渝。

珍重美人意,深秋以为期。

形式: 古风

南游三首(其一)

南游何迢迢,苍山亦南驰。

如何衡阳雁,不见燕台书?

莫歌沣浦曲,莫吊湘君祠。

苍梧烟雨绝,从谁问九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