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其一)

闭门谢客少过从,独倚修篁傲碧空。

忽喜千条发琼蕊,纷如万鹤出樊笼。

与君前日徘徊久,得句悬知惨淡中。

胸次本无愁可著,何为苦要酒兵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我常常紧闭门户谢绝访客,独自倚在修长的竹子旁,面对青天。
忽然间,我欣喜地看到无数竹枝绽放出洁白的花蕊,如同成千上万的白鹤挣脱了囚笼飞出。
前几天,我和你在这里徘徊良久,那时我心中诗句酝酿,情绪低落。
我的内心本就没有忧愁可以承载,为何还要拼命借酒浇愁呢?

注释

闭门:关门谢客。
修篁:高大的竹子。
傲碧空:傲视蓝天。
琼蕊:洁白的花蕊。
樊笼:囚笼,比喻束缚。
徘徊:来回走动,此处指思考。
惨淡:阴郁、低落。
胸次:胸中,内心。
愁可著:忧愁可以承载。
酒兵:借指酒,酒能消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栻的作品,名为《再和(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高洁情操与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闭门谢客少过从,独倚修篁傲碧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拒绝,他选择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独自一人倚靠在竹林中,面对着那一片清澈如碧空的自然景致,心中充满傲然之情。

"忽喜千条发琼蕊,纷如万鹤出樊笼。"

诗人突然感到快乐,因为看到许多细小的溪流像珍贵的琼瑶一般涌现,而那些溪水又像是成群结队的鹤类从密封的笼中飞跃而出。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与诗人的喜悦心情。

"与君前日徘徊久,得句悬知惨淡中。"

这句话表明诗人曾与朋友在某个地方徘徊很长时间,并从中获得了一些感慨,或许是对人生、世事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就像悬挂着的文字,透露出一种淡然中的哀愁。

"胸次本无愁可著,何为苦要酒兵攻。"

诗人的内心原本没有什么忧愁可以寄托,但却被世俗的纷争所困扰,这里“酒兵”可能是比喻,用来形容那些不必要的烦恼和斗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淡泊明志、不为世事所扰的心境。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再和(其二)

夜读韦编起欲从,门前流水落花空。

春同心事应长在,月当灯光不用笼。

吊古谁能嗟泽畔,高吟且欲效隆中。

君诗似玉无瑕玷,岂有他山石可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再和(其三)

市朝车马列云从,君有危楼出半空。

但觉乾坤增老眼,不妨日月转空笼。

花开花落关何事,江北江南只此中。

互出新诗殊未艾,长城尚许短兵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刘胜因自襄阳过予渚宫于其归小诗赠别

肮脏宁多忤,栖迟久倦游。

折肱谙世味,袖手惜良筹。

日月隆中晚,风烟岘首愁。

登临应慷慨,还解寄诗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吕善化秩满而归两诗赠行(其一)

令尹三年政,湘民去息思。

艰难救灾歉,忧瘁见云为。

荐牍今交上,夷途去不疑。

正须频顾省,御者可无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