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柳

长亭柳,长亭春色浓如酒。

柔条细叶乱风烟,年年尽属离人手。

汴水河堤空复春,朝元宫阙已成尘。

何似长亭管离别,常送东西南北人。

我家扬子江头住,忆捲疏帘看飞絮。

几时折赠北郭生?归卧君山最佳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许恕的《长亭柳》,以“长亭柳”为题,描绘了长亭边柳树的景象,以及它与离别之情的紧密联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柳树在不同情境下的象征意义。

首句“长亭柳,长亭春色浓如酒”,以“长亭”点明地点,“春色浓如酒”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仿佛春色浓郁得如同醇厚的美酒,令人沉醉。接着,“柔条细叶乱风烟”进一步刻画了柳树的形态,柔韧的枝条随风摇曳,细小的叶片在烟雾中显得更加生动,营造出一幅动人的画面。

“年年尽属离人手”一句,将柳树与离别的情感联系起来,暗示每年春天,人们都会在柳树下送别亲友,寄托着对未来的期盼和对过去的回忆。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使得柳树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代表,更是情感寄托的载体。

接下来,“汴水河堤空复春,朝元宫阙已成尘”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汴水河堤依旧春色满园,但朝元宫阙却已荒废,成为历史的尘埃。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思。

最后,“何似长亭管离别,常送东西南北人”表达了对长亭的赞美,它虽无言,却能见证无数离别的故事,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离别之景。而“我家扬子江头住,忆捲疏帘看飞絮。几时折赠北郭生?归卧君山最佳处”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柳树在不同情境下的多重意义,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离合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81)

许恕(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边塘树

边塘树,从来生在边塘路。

千船万船百尺牵,潮去潮来几朝暮。

树身截如刀锯痕,半身刻镂半身存。

生成亦蒙雨露泽,枝叶丛茂烦深根。

可怜托身不得地,销尽凌云浩然气。

深林自有栋梁材,废质宜为人所弃。

形式: 古风

茅檐燕

茅檐燕,过海辞山心恋恋。

田家破屋百年馀,年年无事长相见。

近城亦有小红楼,朱帘翠箔锁春愁。

衔泥恐把琴书污,结巢那复主人留。

五月蒿莱翳环堵,引雏翻飞近窗户。

不似百禽畏网罗,艾而高张将奈何!

形式: 古风

采莲曲

彩云满湖莲叶多,佳人荡舟湖上歌。

盈盈玉腕卷香罗,清声入云扬翠蛾。

隔花双桨出复入,风露满身香气湿。

手中摘得青藕子,肯把芳心向人掷。

妾家住在南湖西,南风送船北风归。

日暮风高浪不息,鸳鸯在梁戢左翼。

形式: 古风

病橐驼行

西域紫驼高硉兀,不见肉峰惟见骨。

左顾右盼如乞怜,欲行不行还勃窣。

向来负重曾千斤,识风知水灵于人。

长鸣蹴踏塞北雪,矫首振迅江南春。

只今多病兼衰老,疮皮剥落毛色槁。

秋沙苜蓿三尺长,空向墙头龁枯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