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彩云满湖莲叶多,佳人荡舟湖上歌。

盈盈玉腕卷香罗,清声入云扬翠蛾。

隔花双桨出复入,风露满身香气湿。

手中摘得青藕子,肯把芳心向人掷。

妾家住在南湖西,南风送船北风归。

日暮风高浪不息,鸳鸯在梁戢左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采莲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采莲图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采莲女子的美丽与勤劳,以及她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彩云满湖莲叶多”,开篇即以“彩云”喻指湖面上飘浮的朵朵莲花,形象地描绘了湖面的广阔与生机勃勃。“佳人荡舟湖上歌”,点明了采莲女子的活动场景和她们的欢愉心情,通过“荡舟”和“歌”两个动作,展现出女子们在湖中自由自在、充满乐趣的生活状态。

“盈盈玉腕卷香罗,清声入云扬翠蛾”,进一步刻画了采莲女子的外貌与气质。女子的手腕如玉般细腻,穿着绣有花纹的香罗衣裳,歌声清脆悦耳,仿佛能直达云端,飞扬在翠绿的眉毛之上。这一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她们生活的美好与纯净。

“隔花双桨出复入,风露满身香气湿”,描绘了采莲女子划船穿梭于花丛中的情景。她们的动作轻盈,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而“风露满身香气湿”则暗示了她们在劳动中所散发的清新气息,以及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手中摘得青藕子,肯把芳心向人掷”,最后两句表达了女子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她们在采莲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物质上的果实,更收获了心灵上的满足与快乐。同时,这也象征着她们愿意将自己的美好与他人分享,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乐于分享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更深刻地揭示了采莲女子勤劳、乐观、善良的品质,以及她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方式。

收录诗词(81)

许恕(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病橐驼行

西域紫驼高硉兀,不见肉峰惟见骨。

左顾右盼如乞怜,欲行不行还勃窣。

向来负重曾千斤,识风知水灵于人。

长鸣蹴踏塞北雪,矫首振迅江南春。

只今多病兼衰老,疮皮剥落毛色槁。

秋沙苜蓿三尺长,空向墙头龁枯草。

形式: 古风

捣衣篇

妾本良家女,嫁为荡子妻。

荡子远从军,戍北又征西。

井梧叶黄秋露白,络纬悲啼玉阶侧。

家家刀尺动寒衣,妾守空房閒不得。

自开故箧为检寻,含情和泪捣秋砧。

愿将有限平生力,碎尔天涯铁石心。

凉风凄凄月皎皎,千声万声天未晓。

作劳无意数更深,独有残灯照人老。

形式: 古风

竞渡曲

小船凫雁翔,大船火龙骧。

船头翠旓舞,船尾綵旗张。

水师跳浪健如虎,彷佛冯夷来击鼓。

奔走先后出复没,银涛蹴山洒飞雨。

棹歌满江声入云,醉狂不畏河伯嗔。

撇波急桨电光掣,夺得锦标如有神。

灵均孤忠照今古,土俗犹能继端午。

湘魂不来心独苦,归咏《离骚》酹蒲醑。

形式: 古风

斩白蛇剑

君不见天人手中三尺冰,乃翁授之赤帝精。

白蛇斫断天始惊,川原流血野草腥。

天荒地老泣素灵,炎刘帝业一扫成。

归来歌风八极清,吴钩巨阙皆虚名。

流传典午气未平,精光彻天奋如霆。

郁攸扇妖武库倾,化为霹雳凌紫冥。

壮士感时涕泪零,剑兮剑兮何由得汝跨海斩长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