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橐驼行

西域紫驼高硉兀,不见肉峰惟见骨。

左顾右盼如乞怜,欲行不行还勃窣。

向来负重曾千斤,识风知水灵于人。

长鸣蹴踏塞北雪,矫首振迅江南春。

只今多病兼衰老,疮皮剥落毛色槁。

秋沙苜蓿三尺长,空向墙头龁枯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病橐驼行》由元代诗人许恕所作,描绘了一只病驼的凄凉境遇,通过生动的细节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动物与人的命运交织,以及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首句“西域紫驼高硉兀”,以西域的紫色骆驼开篇,点明了驼的地域特征和颜色,同时“硉兀”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驼背的高耸。接着,“不见肉峰惟见骨”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驼因年老或疾病而瘦骨嶙峋的状态,形象而深刻。

“左顾右盼如乞怜,欲行不行还勃窣”则通过驼的眼神和动作,表现了它在病痛中的无助与渴望。驼的“左顾右盼”仿佛在寻求帮助,但“欲行不行还勃窣”的状态,又揭示了它行动的艰难和无力。

“向来负重曾千斤,识风知水灵于人”两句,通过驼的过往经历和对环境的敏感,展现了它与人类之间微妙的关系。驼曾经能承载千斤之重,显示出其力量与智慧,同时也暗示了它与人类共事的历史。

“长鸣蹴踏塞北雪,矫首振迅江南春”则通过驼的叫声和动作,分别在塞北和江南两个场景中展现,既表现了驼的生命力,也寓意了它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最后,“只今多病兼衰老,疮皮剥落毛色槁”描述了驼当前的状况——疾病缠身、衰老体衰,皮肤疮痍,毛色枯槁,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秋沙苜蓿三尺长,空向墙头龁枯草”则以秋日的沙地和长至三尺的苜蓿草为背景,描绘了驼在病痛中只能勉强觅食的可怜情景,进一步强化了主题。

整首诗通过对病驼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动物的生命状态,也蕴含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邃洞察。

收录诗词(81)

许恕(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捣衣篇

妾本良家女,嫁为荡子妻。

荡子远从军,戍北又征西。

井梧叶黄秋露白,络纬悲啼玉阶侧。

家家刀尺动寒衣,妾守空房閒不得。

自开故箧为检寻,含情和泪捣秋砧。

愿将有限平生力,碎尔天涯铁石心。

凉风凄凄月皎皎,千声万声天未晓。

作劳无意数更深,独有残灯照人老。

形式: 古风

竞渡曲

小船凫雁翔,大船火龙骧。

船头翠旓舞,船尾綵旗张。

水师跳浪健如虎,彷佛冯夷来击鼓。

奔走先后出复没,银涛蹴山洒飞雨。

棹歌满江声入云,醉狂不畏河伯嗔。

撇波急桨电光掣,夺得锦标如有神。

灵均孤忠照今古,土俗犹能继端午。

湘魂不来心独苦,归咏《离骚》酹蒲醑。

形式: 古风

斩白蛇剑

君不见天人手中三尺冰,乃翁授之赤帝精。

白蛇斫断天始惊,川原流血野草腥。

天荒地老泣素灵,炎刘帝业一扫成。

归来歌风八极清,吴钩巨阙皆虚名。

流传典午气未平,精光彻天奋如霆。

郁攸扇妖武库倾,化为霹雳凌紫冥。

壮士感时涕泪零,剑兮剑兮何由得汝跨海斩长鲸。

形式: 古风

铜驼叹

铜驼铜驼何壮哉,是谁铸尔负重致远之奇才。

三十六宫五云里,金光射日天门开。

千官出入多如雨,荣顾纷纷何足数。

老夫无眼识英雄,圣主明王一今古。

索靖真天人,洞见皆天真。

海波尚变桑田土,武陵独驻桃花春。

昔人避世向金马,至今大笑千载下。

达士何须叹铜驼,柏梁废址今巍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