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韵寄莘老

君不见夷甫开三窟,不如长康号痴绝。

痴人自得终天年,智士死智罪莫雪。

困穷谁要卿料理,举头看山笏挂颊。

野凫翅重自不飞,黄鹤何事两翼垂。

泥中相从岂得久,今我不往行恐迟。

江夏无双应未去,恨无文字相娱嬉。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没看见王衍挖了三个避难所,却比不上顾恺之以痴名流传。
痴傻的人自有其乐,直到天年;聪明人因过度智慧反受责罚,无法洗清罪过。
困厄之中,谁需要你操心?抬头望山,权杖挂在脸颊旁。
野鸭翅膀沉重,自然不愿飞翔;黄鹤为何垂下双翼,令人不解。
在泥泞中相伴,怎能长久?我若不去,恐怕会错过时机。
江夏无双,想必还未离去,遗憾的是没有文字来共度欢乐时光。

注释

夷甫:指王衍。
开三窟:比喻多方逃避、寻求庇护。
长康:顾恺之的字。
痴绝:形容极度痴傻。
死智:因过于聪明而招致不幸。
困穷:困境贫穷。
料理:照顾,处理。
笏挂颊: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手板,这里形容权杖挂在脸上。
野凫:野鸭。
黄鹤:传说中的仙鸟。
岂得久:怎能长久。
恐迟:恐怕错过时机。
江夏无双:指某位杰出人物。
文字相娱嬉:用文字来娱乐和嬉戏。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君不见夷甫开三窟,不如长康号痴绝”两句,用历史上的隐逸之士比喻自己的选择,与世俗保持距离,追求心中的自由与理想。

“痴人自得终天年,智士死智罪莫雪”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执着于智慧而不能超脱世俗的“智士”的悲哀,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宁愿做一个不被世俗所困的“痴人”,保持一份超然物外的心态。

“困穷谁要卿料理,举头看山笏挂颊”则是表达了在困顿和贫穷中,对朋友之间关怀备至之情。诗中的“举头看山”描绘出一种仰望高远、超脱尘俗的境界,而“笏挂颊”则是形容友情深厚,犹如物品悬挂在树上,不易离去。

接下来的“野凫翅重自不飞,黄鹤何事两翼垂”通过对鸟类行为的描写,隐喻了人生对于自由与束缚的态度。野凫虽有飞翔之能却选择不飞,显示出一种超然世外的豁达;黄鹤则是展现了一种无奈与沉重。

“泥中相从岂得久,今我不往行恐迟”表达了人生短暂,朋友间的聚首难得,应珍惜现在的时光,不可错过。

最后,“江夏无双应未去,恨无文字相娱嬉”则是对友情深厚之处,希望能够长久,但现实中往往无法如愿,因此表达了作者对于无法与朋友长相伴随的遗憾,以及想要通过文字来传递这份情谊却又感到不足的无奈。

整首诗充满了苏轼特有的超脱与豁达,同时也透露着对人生、友情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画鱼歌

天寒水落鱼在泥,短钩画水如耕犁。

渚蒲披折藻荇乱,此意岂复遗鳅鲵。

偶然信手皆虚击,本不辞劳几万一。

一鱼中刃百鱼惊,虾蟹奔忙误跳掷。

渔人养鱼如养雏,插竿冠笠惊鹈鹕。

岂知白梃闹如雨,搅水觅鱼嗟已疏。

形式: 古风

鸦重麦行

霜林老鸦闲无用,畦东拾麦畦西种。

畦西种得青猗猗,畦东已作牛尾稀。

明年麦熟芒攒槊,农夫未食鸦先啄。

徐行俯仰若自矜,鼓翅跳踉上牛角。

忆昔舜耕历山鸟为耘,如今老鸦种麦更辛勤。

农夫罗拜鸦飞起,劝农使者来行水。

形式: 古风

和致仕张郎中春昼

投绂归来万事轻,消磨未尽只风情。

旧因莼菜求长假,新为杨枝作短行。

不祷自安缘寿骨,深藏难没是诗名。

浅斟杯酒红生颊,细琢歌词稳称声。

蜗壳卜居心自放,蝇头写字眼能明。

盛衰阅过君应笑,宠辱年来我亦平。

跪履数从圯下老,逸书闲问济南生。

东风屈指无多日,只恐先春鶗鴃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其一)

倾盖相欢一笑中,从来未省马牛风。

卜邻尚可容三径,投社终当作两翁。

古意已将兰缉佩,招词闲咏桂生丛。

此身自断天休问,白发年来渐不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