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十)开西园

春山寒食节,夜雨昼晴天。

日气薰花色,韵光遍锦川。

临流飞凿落,倚榭立鞦韆。

槛外游人满,林间饮帐鲜。

众音方杂遝,馀景更留连。

座客无辞醉,芳菲又一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山光、自然美景与人间宴饮之乐的诗篇。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西园雅集图,透露出诗人的喜悦心情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春山寒食节,夜雨昼晴天。”开篇即以季节之转换和自然之变幻引起读者的注意。这里,“春山”不仅指代春日之景,更隐喻着诗人内心的生机与希望。而“寒食”则是古时清明前后的一种冷食习俗,表现了时间流逝的节气感。“夜雨昼晴天”则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过后的晴朗天空,这雨既洗净了尘世,也为大地带来了生机。

“日气薰花色,韵光遍锦川。”此句通过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示了阳光下的花朵与山川之美。诗人用“日气”、“薰花色”来形容春日暖阳照耀下的花开得更加灿烂,而“韵光”、“锦川”则描绘出水面上波光粼粼,犹如织就的锦缎,这些都是对视觉和触觉的双重享受。

“临流飞凿落,倚榭立鞦韆。”诗人此处细腻地刻画了自然景物与人工建筑的交融。河岸边水波潺潺,小舟或许在轻轻摇曳,而“倚榭立鞦韆”则描绘了一种闲适的情景,诗人可能正坐在桥上或是亭中,享受着自然之美与人间的宁静。

“槛外游人满,林间饮帐鲜。”这两句更深入地展现了人在大自然中的活动。园墙之外,游人如织,显得热闹而又和谐;而林间饮宴,更添一份野趣与生动。

“众音方杂遝,馀景更留连。”此处诗人通过对声音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音乐与欢声笑语的环境。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而眼前的景致则让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

“座客无辞醉,芳菲又一年。”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以及对即将过去一年的感慨。宴席间宾客尽情欢乐,无需多言便沉浸于酒精的陶醉之中;而“芳菲又一年”则是诗人内心对于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无奈与珍惜。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山光、花色、水波、声音等自然景象和人间宴饮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27)

田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十五)乾元节

感帝开鸿绪,薰风正阜生。

亿年逢景运,万国赞丕平。

瑞霭承龙阙,晨曦启凤城。

胪宾趋陛墄,乐舞备韶英。

译导来珍贡,酺欢洽颂声。

曼龄均庆祝,闿泽慰群情。

地有扪参远,人怀就日诚。

愿将民共乐,聊以报皇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二)二日出城

初岁二之日,言出东城闉。

缇骑隘重郛,淤车坌行尘。

原野信滋腴,景物争光新。

青畴隐遥坝,弱柳垂芳津。

逻卒具威械,祭墦列重茵。

俗尚各有时,孝思情则均。

归途喧鼓铙,聚观无富贫。

坤隅地力狭,百业常苦辛。

设微行乐事,何由裕斯民。

守侯其勉旃,亦足彰吾仁。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七)二月二日游江会宝历寺

昔年张复之,来乘寇乱馀。

三春虽宴赏,四野犹艰虞。

遂移踏青会,登舟恣游娱。

戒备渐解弛,人情悉安舒。

垂兹五十年,材哲不敢踰。

愚来再更朔,遽及仲春初。

綵舵列城隈,画船满江隅。

轻桡下奔濑,纵舆临精庐。

因思贤守事,所作民乃孚。

慈惠未为大,大者其忘诸。

形式: 古风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八)八日太慈寺前蚕市

蜀虽云乐土,民勤过四方。

寸壤不容隙,仅能充岁粮。

间或容堕懒,曷能备凶痒。

所以农桑具,市易时相望。

野氓集广廛,众贾趋宝坊。

惇本诚急务,戒其靡愆常。

兹会良足喜,后贤勿忽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