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琴

盎缶停涵水一泓,中存雅意超器形。

欲滴未滴天地寂,须臾宫商若相赓。

妙趣不劳徽外索,泛声不自弦上生。

小点恩怨作儿语,大点九皋闻鹤鸣。

疏数变化似有节,多是洋洋流水音。

残沥断续楚天晓,馀响勾引南风薰。

平生筝笛厌郑卫,羌借古韵洗古心。

又不如齁䶎北窗睡,两耳不听无亏成。

形式: 古风

翻译

盎缶盛满清水一池,其中蕴含高雅意境超越器物形态。
水珠欲落未落时,天地间一片寂静,音乐旋律仿佛在瞬间接续。
美妙的情趣无需在徽音之外寻找,声音自然流露,不需弦上拨弄。
小点滴滴如孩童言语,大音则如九皋鹤鸣般深远。
水流的疏密变化富有节奏,大多像江河的流淌声。
残余的水声断断续续,直到楚天破晓,余音又引来南风的熏陶。
一生听腻了俗乐,我愿借古筝笛韵洗涤心灵。
更胜于在北窗沉睡,耳不闻世事,心境安然无缺。

注释

盎缶: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
涵水:蓄水。
雅意:高尚的意蕴。
超器形:超越器物的外形表现。
宫商:古代五音之一,这里指音乐旋律。
赓:接续。
徽外:音乐的边界之外。
泛声:自然流露的声音。
九皋:极远的水边。
鹤鸣:象征高洁之音。
疏数:稀疏密集。
洋洋:形容水流声。
南风:温暖的春风。
薰:熏陶。
郑卫:古代的俗乐。
古韵:古朴的旋律。
齁䶎:形容鼾声。
亏成:有所欠缺。

鉴赏

这首宋代赵汝燧的《水琴》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深意的水声画卷。诗人以盎缶(古代乐器)盛水,水面泛起的涟漪仿佛乐音在流淌,"欲滴未滴"的微妙动态,如同宫商之音相互呼应,展现出音乐的和谐与灵动。诗人强调了这种美并不需要额外的雕琢,而是源自于自然本身,如流水般悠扬。

"小点恩怨作儿语,大点九皋闻鹤鸣",形象地比喻水声的高低起伏,如同儿童的嬉戏和仙鹤的长鸣,富有生活情趣和空灵意境。接下来,诗人通过"疏数变化似有节,多是洋洋流水音",进一步描绘了水琴声的节奏感和连绵不断的特性,如同江河潺潺。

最后,"残沥断续楚天晓,余响勾引南风薰",写出了水琴声在清晨消散时,还能引发南风的吹拂,带给人宁静与温馨。诗人借此表达对传统音乐的喜爱,认为它能洗涤心灵,甚至胜过嘈杂的世俗乐曲,更愿在北窗安睡,享受这份宁静。

整首诗以盎缶为媒介,将自然与音乐完美融合,展现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的独特感悟和追求。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湖歌

湖光荡绿春拍塞,百雉之东才咫尺。

五步一亭十步榭,轩窗处处临水辟。

露浓昼淑花溜红,烟嫩堤平草连碧。

俯窥萍罅鱼上下,仰听木杪禽格磔。

拂拭尘埃读祖碑,摩挲峰窍怜卢石。

中年怀抱多感慨,东西跳丸驹过隙。

山林钟鼎同一尽,可笑世网甘形役。

瓮边吏部真得计,右酒左蟹船中拍。

明朝风雨那可料,且对湖山醉今夕。

沙鸥许我再寻盟,从此时携杖头百。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仙湖歌

湖之绿兮如蓝,湖之明兮如镜。

蓝染晴空晚色鲜,镜照天宇秋毫净。

乾坤两间共开辟,鱼鸟四时自飞泳。

炎州著脚苦蒸郁,对此恍入清凉境。

其东群木合抱森,观政观鱼连秀阴。

濂泉沸甃珠的皪,饮瓢洗我太古心。

其西冰壶爽到骨,晓波澄秋夜印月。

藏春园种杂花稠,分得庾梅搀先发。

其南粉雉霄汉横,旋补杨柳沿堤青。

上下天光同一碧,我来拈出营新亭。

其北千片石洲石,或虬或凤或剑戟。

环流轩馆瘴雾收,檐影倒漾水底日。

葛仙昔炼九转丹,丹成飞上罗浮山。

海边亭外春万里,御风忽挹仙翁袂。

翁乘飙车拥霓旌,约我十二楼五城。

翁言羽化世已久,问湖风月依旧否。

形式: 古风

出处辞

太公严子陵,皤然两渔人。

文王尚西伯,光皇已中兴。

太公所以竟卷饵,子陵所以归垂纶。

趋向固异辙,出处同一心。

当日遭逢傥易地,两翁亦必随时而屈伸。

钓台高兮渭水清,或隐或显俱彰千古名。

形式: 古风

去妇辞

入得良人门,自誓终此身。

扫室拥箕帚,进盥躬盘巾。

采桑趋陇首,荐蘋洁涧滨。

十年尽妇道,惟恐堂前嗔。

上和下睦本无事,一二小姑恣萋斐。

浸润既深贝锦成,不弃不出谮不已。

良人缱绻涕涟洏,父母之命安敢违。

举头天边指缺月,暂缺须有团圆时。

君不闻章台长条依旧垂,乐昌半镜还复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