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旅怀

寒窗危竹枕,月过半床阴。

嫩叶不归梦,晴虫成苦吟。

酒无通夜力,事满五更心。

寂寞谁相似,残灯与素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寒冷的窗户边,竹枕头显得孤寂,月光洒下,半床都被阴凉笼罩。
新叶的生长唤不起归乡之梦,晴天的虫鸣声也变得凄苦哀吟。
整夜的美酒也无法驱散心中的疲惫,五更时分,事务繁多,心情沉重。
在这寂寞的夜晚,又有谁能理解我?只有那盏残灯和素雅的琴声相伴。

注释

寒窗:形容窗户在寒冷的环境中。
危竹枕:竹制的枕头,暗示环境清贫。
月过半床阴:月光洒在床的一半,显得阴暗。
嫩叶:新生的树叶。
不归梦:无法入眠的思乡梦。
晴虫:晴天的昆虫,可能指的是蝉或蟋蟀。
苦吟:悲凉的鸣叫。
酒无通夜力:酒也无法使人彻夜清醒。
事满五更心:五更时分,事情堆积如山,心情沉重。
寂寞:孤独寂寞。
相似:理解,共鸣。
残灯:快要熄灭的灯火。
素琴:朴素的琴,可能指古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夜,诗人独自在外旅行,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孤寂。"寒窗危竹枕"表达了诗人的处境,他靠着窗户,窗外是稀疏的竹子,窗内则是他的枕头,这种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萧瑟的氛围。"月过半床阴"则描绘了夜深人静,月光洒在床的一半,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和孤独。

接下来的"嫩叶不归梦"可能是诗人对春天新芽或幼小生命的比喻,他自己也像这些嫩叶一样,无家可归,只能在梦中寻找安慰。"晴虫成苦吟"则表达了即便是在晴朗的夜晚,连虫子都在发出悲伤的叫声,好像它们也是诗人孤寂感受的一种象征。

"酒无通夜力"说明诗人曾尝试借助酒精来消磨漫长而寂寞的夜晚,但酒也无法让他彻底忘却烦恼。"事满五更心"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思念,五更即是整夜的分割,他的心中充满了事情和忧愁。

最后两句"寂寞谁相似,残灯与素琴"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受。他问道,在这世上,有谁能理解他的寂寞呢?而他唯一的伴侣只有那快要熄灭的残灯和那未被弹奏的素琴。这两样东西都象征着即将结束的事物,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寂寞和旅行中的思乡之情。

收录诗词(27)

刘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伤春感怀

花飞惜不得,年长更堪悲。

春尽有归日,老来无去时。

风前千片雪,镜里数茎丝。

肠断青山暮,独攀杨柳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伤曾秀才马

买得龙媒越水濆,轻桃细杏色初分。

秋归未过阳关日,夜魄忽销阴塞云。

吴练已知随影没,朔风犹想带嘶闻。

临轩振策休惆怅,坐致烟霄只在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早春

晓来庭户外,草树似依依。

一夜东风起,万山春色归。

冰消泉派动,日暖露珠晞。

已酝看花酒,娇莺莫预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早秋归

数口飘零身未回,梦魂遥断越王台。

家书欲寄雁飞远,客恨正深秋又来。

风解绿杨三署冷,月当银汉四山开。

茫茫归路在何处,砧杵一声心已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