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其一)

百岁集孤夜,山楼起呼月。

秋虫声转悲,感此众芳歇。

人身非金石,青鬓忽已雪。

逾淮橘心秋,出山泉水汩。

猗兰抱香死,不受蓁莽没。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百年孤独的夜晚,我站在山楼上呼唤月亮。
秋天的虫鸣变得凄凉,感叹百花已凋零。
人的生命并非坚如金石,年轻的黑发忽然变得斑白。
越过淮河,橘子树在秋季结出果实,山泉涌动不停。
兰花坚守香气而死,不愿被杂草丛淹没。

注释

孤夜:形容夜晚的孤独和寂静。
山楼:高楼或者山上的建筑。
青鬓:指年轻的黑发,象征青春。
逾淮:越过淮河。
猗兰:一种有香气的植物,常用来比喻高洁的人格。
蓁莽:杂草丛生的地方,象征困境或世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独坐山楼,仰望明月,聆听秋虫哀鸣的寂寥画面。诗人感叹时光飞逝,青春不再,如同秋日的橘子越过淮河,其心已老,泉水出山也显得沉滞。他以"猗兰抱香死"自比,表达坚守高洁品质,不愿被世俗淹没的决心。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流露出对岁月无情和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黄庚作为宋末元初的诗人,其作品常带有时代的沧桑和个人的孤独感。

收录诗词(436)

黄庚(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字:星甫
  • 号:天台山人
  •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寄月山太守

下车方数月,早已政声驰。

太守一身瘦,东川百姓肥。

勤劳惟听政,闲暇即吟诗。

官况依然在,何须赋式微。

形式: 五言律诗

寄月山少监

南北相望各一天,江湖久别思凄然。

迢遥道路三千里,倏忽光阴五六年。

清节立朝君可羡,白头为客我堪怜。

折梅难寄江南信,惟有新诗数十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毛素轩宣慰

旌麾曾驻鉴湖边,别去匆匆又两年。

清夜梦分千里月,同乡人各一方天。

素知心事有鸥在,欲寄音书无雁传。

见说使星临浙右,明朝便买渡江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王爱梅

诸生归去暮庭空,塔下游观倚瘦筇。

千尺宝轮擎海月,七层金铎语天风。

升堂尽可同僧饭,持钵何须听寺钟。

好把新诗题旧壁,他年应有碧纱笼。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