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复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其七)

霜风陨高木,零落临艾萧。

幽芳枝孤秀,华心慰无聊。

堂中老元亮,日赋归去谣。

杖屦乐三径,为尔甘折腰。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寒霜吹落高大的树木,凋零落在艾草和萧瑟的环境中。
幽香的花朵在孤独的枝头绽放,虽然寂寞但内心仍有安慰。
厅堂中的老元亮,每日写下归隐的歌谣。
手持杖履,我乐于在简朴的小路上漫步,为了你我愿意弯腰侍奉。

注释

霜风:寒冷的秋风。
陨:落下。
高木:高大的树木。
零落:凋零。
艾萧:艾草和萧瑟的植物。
幽芳:幽静的芬芳。
枝孤秀:孤独的枝头。
华心:花蕊。
慰无聊:安慰寂寞的心灵。
老元亮:指陶渊明,字元亮,以归隐著称。
日赋:每日创作。
归去谣:归隐的歌谣。
杖屦:手杖和鞋子,代指日常生活。
三径:指简陋的居所或隐居生活。
甘折腰:心甘情愿地低头,表示屈服或奉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霜风吹过高大的树木,叶子零落,临近艾草萧瑟。幽静中的花朵孤独而美丽,心中对无聊感到慰藉。在厅堂之内,有一位年迈的元亮先生,他每日都会赋诗归去,吟唱着谣曲。手持拐杖,脚穿屦鞋,在三条小径上欢乐漫步,为你甘愿折腰。

诗中充满了对秋天萧瑟气氛的描写,以及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简简单单生活的态度。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友人的怀念和思念,他们共同的文学爱好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复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其三)

白发谙冷暖,苍皮贮阳秋。

中年已如此,一饱更何求。

把菊悼飞叶,微行遵远流。

此非柴桑里,乃有渊明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复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其六)

松菊径勿荒,政欲善锄治。

参商菅蒯中,高韵自超异。

区别虽少勤,宝此吾臭味。

勿言大钧中,与彼同一气。

形式: 古风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复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其四)

痛饮可一石,宁辞手中卮。

挹斗自斟酌,浇胸定为宜。

心如虎在圈,事若羊触篱。

执鞭吾弗能,放意从所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复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其八)

风骚本无作,强为忧患出。

菊荒思卧陶,江浑叹沉屈。

吾观思王诗,复若清庙瑟。

斯文幸未坠,且进杯中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