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陵滩

中都九鼎勤英髦,渔钓牛蓑且遁逃。

世祖升遐夫子死,原陵不及钓台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翻译

在中原地区,英雄们勤奋努力,如同九鼎重器般承载国家重任,而有些人选择渔钓牛蓑的生活,选择逃避世俗纷争。
当世祖去世,孔子也离开人世,然而他的原陵却比不上那些隐士的钓台显得更高尚。

注释

英髦:杰出的人物,英雄豪杰。
渔钓:隐居垂钓,指隐逸生活。
牛蓑:牛衣或蓑衣,象征简朴生活。
升遐:皇帝去世的婉辞。
夫子:对孔子的尊称。
原陵:指孔子的陵墓。
钓台:古代隐士垂钓的地方,象征隐逸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严陵滩》。从这四句话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辈出的哀思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中都九鼎勤英髦”一句,提及的是古代帝王的象征——九鼎,这些鼎代表着国家的权威和统治。诗人用“勤英髦”来形容这些鼎,可能是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接着的“渔钓牛蓑且遁逃”一句,则描绘了一种隐逸自在的情景。“渔钓”是指渔民垂钓,“牛蓑”则可能是一种草本植物,用来比喻隐居之人的生活。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向往。

“世祖升遐夫子死”一句中,“世祖”指的是历史上的帝王,“升遐”则是去世的委婉说法,“夫子”则可能是对已逝世人的尊称。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过去英雄人物已经逝去的哀悼。

最后的“原陵不及钓台高”一句,则是通过比较来强调历史人物墓地的低矮,以此形容英雄辈出的陵墓都不如古代帝王的陵墓那么高大,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杰的怀念和敬仰。

总体来说,这四句话构成了一幅历史沧桑与自然风光交织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个人的情感态度。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听琴

寒雨萧萧落井梧,夜深何处怨啼乌?

不知一盏临邛酒,救得相如渴病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听琵琶

香筵酒散思朝散,偶向梧桐暗处闻。

大底曲中皆有恨,满楼人自不知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杏花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炀帝陵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