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望落晖。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战士在战争结束后,脱下铁甲换上僧衣的场景。三陷思明、三突围,是指经历了多次艰苦的战斗,而铁衣抛尽衲禅衣,则是表达战士放弃武装,向往平静生活的愿望。天津桥上无人识,可能意味着诗人的隐姓埋名,或是战争后的孤独与落寂。闲凭栏干望落晖,是对夕阳余晖的描绘,也许象征着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和未来未知的淡淡哀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如铁衣与禅衣,战场与僧院,表现了战争与和平、动乱与安宁之间强烈的反差,流露出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遥泉滴滴度更迟,秋夜霜天入竹扉。
明月自随山影去,清风长送白云归。
学语胡儿撼玉玲,甘州破里最星星。
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工夫夜夜听。
绮陌高楼竞醉眠,共期憔悴不相怜。
也应自有寻春日,虚度而今正少年。
世累为身累,闲忙不自由。
殷勤辋川水,何事出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