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富池岸下

人在空江烟浪里,叶舟轻似浮沤。

此心无怨也无忧。汉江迷望眼,衮衮直东流。

两岸荻芦青不断,四山岗岭绸缪。

晚风吹袂冷飕飕。谁知三伏暑,全似菊花秋。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心境。开篇“人在空江烟浪里,叶舟轻似浮沤”两句,以轻盈的叶舟比喻自己在世俗纷扰中保持着清醒与自由,如同漂浮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紧接着,“此心无怨也无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然,没有烦恼,也没有忧愁,显得十分豁达。

“汉江迷望眼,衮衮直东流”两句,则是通过对汉江的眺望来强调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物的壮阔。汉江浩瀚,水流湍急,但诗人只是远远地眺望,不为其所动。

“两岸荻芦青不断,四山岗岭绸缪”这两句描写了河岸与周遭山峦的景色。荻芦丛生于江岸,郁郁葱葱,而远处的群山则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层次分明。

“晚风吹袂冷飕飕”这句通过对晚风的描写,传达了清凉与孤寂。诗人身披轻衣,即便是寒风拂过,也只感到阵阵清凉,似乎在诉说着一种超脱世俗纷争后的自在。

最后,“谁知三伏暑,全似菊花秋”两句则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在酷热难耐的三伏时节,却能感觉到一种如同秋天菊花盛开般的清凉与宁静。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一种心境的写照,诗人在炎热中寻得一份冷静自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超然脱俗、淡定豁达的情怀。

收录诗词(204)

刘学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 字:习之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送郑材卿

莫向愁人说。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七八。

是则中年伤怀抱,客里何堪送客。

又添取、一襟凄咽。

岸柳凋零秋容澹,黯消凝、怎忍轻攀折。

重会面,甚时节。杏花丽日梅花雪。

记当时、一觞一咏,楚云湘月。

别后君休劳春梦,转眼江南塞北。

莫漫被、闲愁萦结。

且判离筵今夕醉,霎时间、便见兰舟发。

空怅望,水云阔。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

午睡莺惊起。鬓云偏、松未整,凤钗斜坠。

宿酒残妆无意绪,春恨春愁如水。

谁共说、厌厌情味。

手展流苏腰肢瘦,叹黄金、两钿香消臂。

心事远,仗谁寄。帘栊渐是槐风细。

对梧桐、清阴满院,夏初天气。

回首春空梨花梦,屈指从头暗记。

叹薄倖、抛人容易。

目断孤鸿沈双鲤,恨萧郎、不寄相思字。

幽恨积,黛眉翠。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再韵赋梅

东阁凭诗说。对丰姿、飘然杖屦,澹然巾葛。

竹外一枝斜更好,玉质冰肌粲雪。

谁折向、满头宣发。

水驿云窗烟庭院,更宜晴、宜雨还宜月。

霜夜永,景萧瑟。孤芳夐与群芳别。

陇程遥、攀条难寄,碧云惊合。

桃李漫山空春艳,不比仙风道骨。

有潇洒、清新奇绝。

我被幽香相懊恼,宋广平、岂但心如铁。

飞暗度,石吹裂。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再韵赋雪

晓听儿曹说。道前村、疏梅莫与,蔽萧缠葛。

急与呼童诛剪尽,趁此江天暮雪。

唤小艇、渔翁鹤发,凛冽寒风吹酒面,与何人、共泛山阴月。

归浩叹,御琴瑟。世寰恍惚山川别。

望琼楼、玉宇相映,烂银环合。

冰柱雪车新句就,不疗饥肠病骨。

奈野鸟、千山飞绝。

我笑书生贫亦甚,诵布衾、岁久寒如铁。

儿恶卧,踏里裂。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