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刘家河将出海口风雨还天妃官二首(其一)

到海忽雷雨,高云起崔巍。

纷披船幕湿,错落酒杯飞。

波浪半天黑,神龙助风威。

探遐方未极,初意遂已非。

无缘觐海若,稽首乞天妃。

愿为一日晴,令我揽光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上风雨交加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开篇“到海忽雷雨,高云起崔巍”以动态的笔触展现了海面上突然降临的雷雨和高耸的乌云,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氛围。接着,“纷披船幕湿,错落酒杯飞”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风雨中船只的摇晃和酒杯在颠簸中的错落,生动地展现了海上生活的艰辛与不稳定性。

“波浪半天黑,神龙助风威”进一步渲染了风雨的猛烈,将波涛汹涌的海面比作半天的黑暗,并暗示着自然界的神秘力量——神龙,似乎也在助风增势,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最后,“探遐方未极,初意遂已非”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追求,但面对如此强大的自然力量,最初的设想和计划都可能被改变,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无缘觐海若,稽首乞天妃”则表达了诗人对海洋之神和天妃(即海神)的敬畏与祈求,希望得到庇佑。最后一句“愿为一日晴,令我揽光辉”表达了诗人渴望短暂的平静与光明,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欣赏到海上的美景,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上风雨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力量,同时也表达了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渺小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20)

归有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字:熙甫
  • 籍贯:江苏昆山
  • 生卒年:1506~1571

相关古诗词

自刘家河将出海口风雨还天妃官二首(其二)

八月尚徂暑,白露未为霜。

云物结蒸郁,雨势恣淋浪。

江水竞飞溢,螭龙争回翔。

金枢浴大明,此夜不可望。

极目观冥涨,天际何微茫!

直恨非西风,吹我到扶桑。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宝应县阻风

夜泊淮阴城,蚤向淮南路。

理棹逢西风,猖狂恣号怒。

清河千里中,东风日相误。

祈此一日风,终竟不可遇。

苍天岂有心,莫可诘其故。

但看北去舟,凌风如飞渡。

翻为去人快,顿忘吾所务。

淼淼湖披深,今日何可渡?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壬戌南还作(其一)

自出皇都门,渌水明可掬。

高风抟羊角,飞沙旋雾縠。

乘快得顺流,溯行又转辘。

长河亘千里,回溪每九曲。

时序值暮春,光景信明淑。

市邑临水折,岸柳新雨沐。

欲问北州故,但以南期促。

同行近百艘,晨夕相追逐。

挂席雁翅接,转棹鱼尾续。

长闻夜集喧,又见风排簇。

所遇皆南金,胡为弃荆玉?

非有弹冠庆,相呼入山麓。

形式: 古风

登济城望城武

城风汉时县,乃在兖西南。

曾考昔为令,期年化方覃。

性本爱潇散,候望苦不堪。

飞雪渍乌帽,弃掷欲投簪。

竟以末疾返,不及一考淹。

时当孝皇日,仁治正渐涵。

我来登济城,落日已半含。

西望适相仍,伫立独悲喑。

要经几累世,沦废良可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