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转归人外,天移入画中。
冕旒馀泽在,惊跸旧仪空。
卜宅三川绕,方丧万里通。
初寒石门路,松桧飒悲风。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为仁宗皇帝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逝去君主的哀思与怀念。首句“日转归人外”描绘了太阳西沉,仁宗皇帝已离世,如同归于永恒;“天移入画中”则寓言天意,暗示皇权虽逝,但其威严犹在如画中历史长卷。
“冕旒馀泽在”中的“冕旒”指古代帝王的冠冕,此句表达仁宗遗留的恩泽依然影响着后人;“惊跸旧仪空”中的“惊跸”原指帝王出行时清道戒严,此处则形容昔日的皇家礼制如今只剩下空洞的记忆。
“卜宅三川绕”描述仁宗的陵寝选址在山水环绕之地,象征其灵魂永驻;“方丧万里通”则表达了国家在皇帝去世后的哀痛之情,万里之路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畅通。
最后一联“初寒石门路,松桧飒悲风”以景结情,描绘出初冬时节,石门路上松柏在寒风中摇曳,仿佛在为仁宗的离去而悲鸣,营造出凄凉而又庄重的氛围,寄托了诗人对故去君王的深深哀悼。
不详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纳谏终无牾,知人久更明。
恩波通四海,寿域载群生。
异俗衣裳会,诸儒雅颂声。
威灵空想象,盛德讵能名?
山茶纯白是天真,筠笼封题摘尚新。
秀色未饶三谷雪,清香先得五峰春。
琼花散漫情终荡,玉蕊萧条迹更尘。
远寄一枝随驿使,欲分芳种恨无因。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
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
经台日永销香篆,谈席风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经年闻说凤池山,蜡屐方偷半日闲。
笑语客随朱阁上,醉醒身在白云间。
溪桥野水清犹急,海岸轻寒去却还。
为郡天涯亦潇洒,莫嗟流落鬓毛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