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北河诗

连旌映溆浦,叠鼓拂沙洲。

桃花长新浪,竹箭下奔流。

塞云临远舰,胡风入阵楼。

剑拔蛟将出,骖惊鼋欲浮。

雁书终立效,燕相果封侯。

勿恨关河远,且宽边地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旌旗连绵映照着溆浦水面,重叠的战鼓声拂过沙洲。
河岸的桃花随着新涨的春水生长,翠竹似箭在急流中奔腾而下。
边塞的云低垂至远处的战舰之上,胡地的寒风吹入了军营的瞭望楼。
宝剑出鞘仿佛蛟龙将要腾空,战马受惊如同巨鼋欲浮水面。
传递消息的大雁最终能实现其使命,像燕相子之那样果然能得到封侯。
不要怨恨关隘山河的遥远,姑且放宽心胸,缓解边疆的忧愁。

注释

连旌:连绵不断的旌旗,代指军队。
映:映照。
溆浦:地名,这里泛指江边湿地。
叠鼓:密集的鼓声,常用于军事行动中以鼓舞士气。
沙洲:河流中的小岛或沙砾堆积而成的陆地。
桃花:此处比喻美好或生机勃勃的事物。
长新:不断生长,焕发生机。
浪:波浪,此处指水流。
竹箭:形容竹子像箭一样直且迅速,此处代指快速流动的河水。
塞云:边塞之云,常带有荒凉、遥远之意。
临:靠近,临近。
远:遥远。
胡风:北方民族之地的风,带有一定的寒意和异域色彩。
阵楼:军营中的瞭望楼或指挥所。
剑拔:剑从鞘中拔出,准备战斗。
蛟:传说中的水中巨龙。
将出:即将出现,象征战斗的激烈。
骖: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此指战马。
鼋:大型淡水龟,此处形容物体庞大。
雁书:古代传说中雁能传书,比喻远方来信或传递信息。
终立效:最终能够实现其作用或价值。
燕相:指战国时期燕国的相国,这里泛指有功之臣。
果封侯:果然得到封赏,成为诸侯。
勿恨:不要怨恨。
关河:关隘与河流,泛指路途遥远和险阻。
且宽:姑且放宽,暂时放下。
边地愁:边疆地区的忧愁和苦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渡过北方某河的壮阔场景,充满了动感和英雄气概。开篇两句“连旌映溆浦,叠鼓拂沙洲”生动地描绘了将军率领大队人马,旌旗如云,战鼓激昂,渡河的情景。第三、四句“桃花长新浪,竹箭下奔流”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桃花与河水相映成趣,竹箭随波逐流,显示出诗人对军旅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捕捉。

接下来的两句“塞云临远舰,胡风入阵楼”转而描绘了边塞的萧瑟景象,以及战事的紧迫感。第七、八句“剑拔蛟将出,骖惊鼋欲浮”则显示出将军准备战斗的英勇姿态,剑光闪耀,马蹄欲飞。

最后两句“雁书终立效,燕相果封侯”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事迹的赞颂,以及对功业成就的期待。结尾“勿恨关河远,且宽边地愁”则是诗人的劝慰之言,虽身处边塞,但应放宽心怀,不必为远离家乡而感到忧虑。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通过对军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将士的崇敬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于边塞生活的某种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22)

薛道衡(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历仕北齐、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任司隶大夫。他和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有集30卷已佚。今存《薛司隶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存其诗20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存其文8篇。事迹见《隋书》、《北史》本传

  • 字:玄卿
  • 籍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
  • 生卒年:540~609

相关古诗词

豫章行(其一)

江南地远接闽瓯,山东英妙屡经游。

前瞻叠障千重阻,却带惊湍万里流。

枫叶朝飞向京洛,文鱼夜过历吴洲。

君行远度茱萸岭,妾住长依明月楼。

楼中愁思不开嚬,始复临窗望早春。

鸳鸯水上萍初合,鸣鹤园中花并新。

空忆常时角枕处,无复前日画眉人。

照骨金环谁用许,见胆明镜自生尘。

形式: 古风

送兄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再赠

弄玉有夫皆得道,刘纲兼室尽登仙。

君能仔细窥朝露,须逐云车拜洞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留别

萧郎不顾凤楼人,云涩回车泪脸新。

愁想蓬瀛归去路,难窥旧苑碧桃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