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园居杂诗(其一)》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俞明震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园居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
首句“入门百不适,合眼常昼眠”,开篇即以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内心的疲惫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逃避。接着,“忽惊檐雀语,恍如晓行天”两句,通过突然被外界事物唤醒的瞬间感受,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厌倦。
“去年脱命处,黄河浩无边”一句,将时间拉回过去,黄河的壮阔景象象征着历史的浩瀚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反思。接下来,“妇孺暂相保,惴惴亲狼烟”则描绘了战乱中的家庭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谁知伤心事,转在生还年”一句,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战争后重建生活的复杂心情。最后,“阶前众草靡,一树独兀然。树叶覆我身,树根入黄泉。黄泉我不见,根叶常牵连。为报泉下人,吾衰不如前。”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生死、命运与存在的深刻思考。树木的枝叶覆盖着他的身体,而根却深入黄泉,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连接。诗人向地下世界的灵魂传达了自己对衰老与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也有对自然与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俞明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园居生活背后的复杂情感与深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