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居杂诗(其一)

入门百不适,合眼常昼眠。

忽惊檐雀语,恍如晓行天。

去年脱命处,黄河浩无边。

妇孺暂相保,惴惴亲狼烟。

谁知伤心事,转在生还年。

阶前众草靡,一树独兀然。

树叶覆我身,树根入黄泉。

黄泉我不见,根叶常牵连。

为报泉下人,吾衰不如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此诗《园居杂诗(其一)》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俞明震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园居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

首句“入门百不适,合眼常昼眠”,开篇即以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内心的疲惫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逃避。接着,“忽惊檐雀语,恍如晓行天”两句,通过突然被外界事物唤醒的瞬间感受,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厌倦。

“去年脱命处,黄河浩无边”一句,将时间拉回过去,黄河的壮阔景象象征着历史的浩瀚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反思。接下来,“妇孺暂相保,惴惴亲狼烟”则描绘了战乱中的家庭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谁知伤心事,转在生还年”一句,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战争后重建生活的复杂心情。最后,“阶前众草靡,一树独兀然。树叶覆我身,树根入黄泉。黄泉我不见,根叶常牵连。为报泉下人,吾衰不如前。”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生死、命运与存在的深刻思考。树木的枝叶覆盖着他的身体,而根却深入黄泉,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连接。诗人向地下世界的灵魂传达了自己对衰老与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也有对自然与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俞明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园居生活背后的复杂情感与深刻哲理。

收录诗词(254)

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园居杂诗(其二)

晴日惯损花,一雨泥中委。

托命本不长,春光能有几。

茕茕花下犬,见客垂两耳。

三年汝犹活,丧乱殊未已。

我作病鹤看,呼入竹林里。

竹林风露寒,不似卧花底。

形式: 古风

园居杂诗(其三)

皇天不悔祸,积非遂成理。

乱世多伟人,圣言召群毁。

廓然去藩篱,未睹宫室美。

一鬨倾国维,再裂到人纪。

不知近何为,倏又大波起。

树底闻扣门,动色走邻里。

深人含一悲,智士持两是。

有如凶岁农,颠倒晴阴里。

嗟余忧患馀,脱屣到妻子。

忘身未忘世,那便了生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夜雨待萧稚泉不至

逢君三月暮,不似往年春。

况听荒城雨,同为永夜人。

安危灯共影,喧寂树成邻。

坐久晨光动,还看百态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早泛清溪

清溪绕栏行,看山如屋里。

春风吹不晴,晨光在烟水。

未觉轻桨移,隐隐双桥驶。

绿草高上城,下有女墙圮。

野航旧画船,萧瑟柳阴底。

柳阴茶灶香,三五聚邻里。

渐忘独行悲,差有生还喜。

归来未停午,花木净如洗。

鸟语传两家,山光争一几。

送客还闭门,高眠日斜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