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武林风物异他乡,三竺山行草亦香。
村落寻常绩麻处,隔帘时复见红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异乡风物的画面,通过对比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在外地游历时的感受与情怀。"武林风物异他乡"一句,以"武林"指代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表明诗人身处的环境与故土迥异,这里的"风物"包括了自然景观和社会习俗等一切非个人之物。
接下来的"三竺山行草亦香",则具体描绘了一处自然景色。"三竺"指的是西湖边的三座小山(即今之孤山、北高峰和南高峰),诗人在此山中漫步,发现连野草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村落寻常绩麻处"一句,则转向乡村生活的描述。"绩麻"即纺织麻布,是当时农家妇女日常的家务劳动。这里"寻常"二字,表明诗人对于这种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感到亲切。
最后一句"隔帘时复见红妆",通过对比和细微的情感变化,传达了诗人的情思。"隔帘"指的是隔着窗帘或门帘,"红妆"则是美好而温馨的面容。这句表明诗人在寻常的生活场景中,不时地会想起远方所爱之人的容颜,这种思念穿插于日常的劳作与观察之间,是对亲情和乡愁的一种抒发。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于异乡生活的适应与融入,以及对于故土和亲人的深切怀念。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巧妙结合了自然美景、日常生活以及个人情感的佳作。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三贤无像亦无堂,败柳犹垂赤土墙。
官卖神祠有前例,熙宁丞相起坊场。
湖边莫怪旧祠荒,士女何曾炷瓣香。
赖是人心犹未泯,深衣迎奉入书堂。
梅残万点路傍雪,桃露一班梢上红。
惆怅六鳌山已去,了无情绪答春风。
月淡云浓弄晓晴,草中白处路微明。
垂鞭缓辔十馀里,始听鸣鸡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