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海涌通幽一径深,怪来时作老龙吟。
阖闾觌面无回迹,休向空山断处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深邃的画面,诗人漫步在海边的小径上,感觉到海水仿佛与幽深的洞穴相连,波涛声中似乎蕴含着古老龙吟般的回响。诗人联想到吴王阖闾,历史上这位强大的君主在此地似乎留下了难以追寻的踪迹。他暗示,不必徒劳地在空寂的山崖断处寻找答案,因为历史的痕迹已经深深埋藏在了时光的流转之中。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寓言历史人物和沧桑变迁,体现了宋代理学家释智愚借景抒怀、寓言说理的风格。诗人通过对海涌、龙吟和阖闾墓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畏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松枯石老冻云垂,到此虚空渐觉低。
脚力尽时清兴远,与谁携手上天梯。
黄秫烂舂如切玉,醉人风味忍沾唇。
火炉头话烦君举,莫作粘牙缀齿人。
湖边问路入深云,十载心香一炷焚。
不见隐之真隐处,晓风凌露叶初闻。
堂上新生虎面狸,千金许我不应移。
家寒故是无偷鼠,要见翻身上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