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羽皇

君不见莫耶之气光瞩天,精光冲向斗牛躔。

究其本根在何处,位置何必台衡边。

非金非玉浑非宝,祇有铁骨相钩连。

狱底沉沉围黑土,偏生奇物恣翩跹。

丈夫自有英雄姿,若个英雄解合时。

卑能自高小能大,道得其要方能施。

譬如神龙知变化,忽在重霄忽在坭。

又不见天竺驭世金轮王,脱其珍服衣伽黎。

慈惠有心难自遏,流离无地不相依。

中州奇士数张君,慈惠为心众所知。

黄金挥手如黄土,激昂气节侵长霓。

推食解衣真小事,救苦寻声似导师。

为官却司广州狱,精神只是矜三木。

不谈王道却谈心,火里春芽皆抽育。

虚说大刑用甲兵,薄刑几个生鞭朴。

张君一来气便申,缘纯菲履皆生肉。

停箸谋生思饮食,典衣为死成棺椁。

蹠者之流原不逊,铁围虽密性难悛。

张君原情尽矜哀,革心无数轻泉台。

不耻身为烧剔变,却耻心难合死灰。

圜扉开处香烟簇,夜月明时磬韵来。

嗟哉德感有如此,未必人心皆尽死。

子产刑书尚有无,文王仪式何远迩。

张君张君有材能善用,却胜肘悬斗印空臃肿。

牛喘空知宰相贤,切肤谁问南冠痛。

珍重神螭护狱垣,莫向龙津学飞动。

救人功满过恒沙,与汝莲台看雪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名为《赠张羽皇》。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赞美了张羽皇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

首段以“莫耶之气”起兴,描绘出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引出对张羽皇内在品质的探讨。接着,诗人运用“非金非玉”、“祇有铁骨”等比喻,强调张羽皇并非凭借外在物质或权势,而是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道德力量,如同狱底生出的奇物般自由自在,展现出其独特的英雄气质。

第二段进一步展开对张羽皇的赞美。诗人以“神龙”和“金轮王”的形象,比喻张羽皇能够洞察变化,适应各种环境,同时具备慈惠之心,如同“黄金挥手如黄土”,展现出其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推食解衣”、“救苦寻声”等细节,生动描绘了张羽皇在生活中的实际行为,体现了他作为“奇士”的一面。

后半部分则聚焦于张羽皇在官场上的表现。诗人通过“广州狱”这一具体场景,展现了张羽皇在管理监狱时的智慧与仁慈,以及他对刑罚制度的深刻反思。通过“不谈王道却谈心”、“火里春芽皆抽育”等诗句,表达了张羽皇注重内心修养和人性关怀的理念,以及他对待刑罚的温和态度。

最后,诗人以“德感”、“子产刑书”、“文王仪式”等历史典故,强调了张羽皇的道德影响力,并对其才能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不仅胜过了那些徒有其表的官员,更胜过那些仅凭权力行事的“牛喘”之辈。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张羽皇的高尚人格和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禅山歌

珊瑚洲接沉香浦,乘潮直溯禅山坞。

禅山六市日繁华,户排文锦家玛瑙。

桑麻万井散鸡豚,竹苞箭茂相参伍。

文犀翡翠杂明珰,连衢列肆何辉煌。

击毂摩肩竞奔逐,憧憧杂沓尘纷芳。

回环曲水映清泚,朱楼对峙如翱翔。

西樵山抱芙蓉密,千红万绿争秋霜。

黄木湾头梅欲白,寒香迢递连阡陌。

夜市鲛人鬻绡归,朝烟估客乘槎泊。

鳀海岚波十万重,虞泉日月双环黑。

一从郊外事戎马,巢风穴雨愁家室。

坐数鹏溟百二乡,缘仆其人皆裙虱。

南海风光自太平,竹弦丝管争相鸣。

雄籓柱壮欃枪远,朝阙台高碧汉清。

今岁秋闱典特新,凤书馆阁来文臣。

远甸文风愈兴起,隽拔髦士皆麒麟。

太史春秋亦正富,翔龙威凤殊惊人。

当年陆贾亦说客,宣布帝德犹未真。

太史读书明国体,一觞一咏皆精神。

越王城下嗟陈迹,粤女花田坐锦茵。

手持金玉双笔管,随其道合能屈伸。

牙樯閒作禅山游,禅山观者如山丘。

未觉羽书生战垒,喜看天泽来龙洲。

务使闾阎生景色,能令海国见风流。

太史更能閒物外,禅机与我相唱詶。

一路梅花密相送,磬声敲彻海门秋。

形式: 古风

寿叶公旦

我从万里游玉京,无心兴发如浮萍。

忽然淹滞在山左,是梦非梦不能醒。

以此得交萧侍读,叶生座上尤聪明。

口头三昧殊滑稽,曼倩无乃成虚名。

艺苑旧坛标赤帜,绘家新意开青冥。

春气更浓冰欲坼,愁心万丈生南陌。

此意许我两人知,相看共作南中客。

心切倚门成孝友,我苦空瓢则固陋。

优劣虽然道不同,以此相知真可久。

为君起借主人杯,岂是区区斟寿酒。

形式: 古风

黎子以英州山见贻作供石歌

峨嵋居士有逸想,声名如山,才华万丈。

星芒月角恣幽赏,到处卿云随迭宕。

观山画水悟流波,胜因惯用无生奖。

手撚玉麈探禅窟,金山老宿毫光密。

半偈难消玛瑙杯,一言易变琉璃质。

补天五色鍊之馀,女娲失手苍龙得。

珊瑚树底浸逾红,老蚌腹中光篆刻。

丝文腻理天孙织,波声消歇太湖黑。

五千年后出人间,光印森罗皆辟易。

居士得之献老禅,金盘擎出烛人天。

珠池玉岭工力拙,八珍安可笑金仙。

已矣哉,旧事风流祇自传,亲眼不见亦徒然。

丈夫志气超千古,华嵩岱霍如浮烟。

黄河水源跨万里,一笑直倒昆崙巅。

不欲干情岳,岂肯滞心田。

何况眇小如丘壑,厌立云头看星落。

襄阳伏地未必痴,放诞安知无所托。

但令此志慕山林,一寸轻埃足寥廓。

君不见当年金谷围虚空,千株玉树金芙蓉。

凤啼深碧梧桐老,莺啭初红二月中。

月色无光九华燄,冰喉翠管五云乱。

黄金有炭不铸人,东门无路遭轻贱。

黎子志趣自非常,卓识曾经几回鍊。

入怀雀见霜钩白,观空意笑夷门浅。

贻我云根溢一船,胸中洒落如飞箭。

洪濛自此夜钟深,又移往事到如今。

形式: 古风

李鍊师伏妖歌

鍊师来自南岳山,秘携符术潜人间。

罗浮亦住冲虚观,腹饥分食葛洪丹。

妖狐白昼敢欺人,娥眉十八娇青春。

金线压成双凤袄,寸弓凌绝波心尘。

云鬟五六随侍奉,浓情皓腕芳魂动。

年少邀欢乐事饶,巨罗金错勤相送。

延得鍊师归宝阁,将到未到狐氛落。

狐愁漫倚天师符,欢情恍惚难如昨。

鍊师既到只寻常,无剑无印无旌幢。

井渫寒分一茗具,博山閒插半条香。

案头拾得包药纸,随拨尘埃随动指。

香烟爇纸吹巽风,须臾力士几惊死。

力士身长下九天,十分壮勇驱云烟。

手提玉女宫妆乱,摧抑掷向鍊师前。

翻身跃冶似无事,旁观十目皆洞然。

鍊师呼狐狐起立,漫言用慰如饮泣。

年少还贪旧日欢,横波送语声尤急。

又问云鬟已何之,答言动止皆相随。

来时不肯轻抛弃,腹中与处如囊锥。

鍊师摇手语皆止,狐向鍊师脱生死。

鍊师微笑垂衣袖,敏捷一入如苍鼠。

鍊师捉袖更书符,形声俱灭归虚无。

寒风四壁乍消落,光明依旧照屋庐。

复就宾阶恣语笑,主人欲谢防语粗。

嗟吁安得尽剪雷州葛,裁成衣袖遮天阔。

鍊师为我袖人妖,大地共睹升平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