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李伯襄宫允至黄家楼亦问余旧主人寄宿

诛茅傍翠壑,三五自为邻。

不是逢迎惯,何缘止宿频。

门前金马客,天上谪仙人。

孔父曾过此,栖栖亦问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韩日缵在山间隐居的生活情景,以及与友人的交往。首句“诛茅傍翠壑”生动地展现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诗人选择在翠绿的山壑旁建造茅屋,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接着,“三五自为邻”则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仿佛山川草木都是他的邻居。

“不是逢迎惯,何缘止宿频”两句,表达了诗人并非好客之人,但因为与自然和朋友之间深厚的默契,故而常有朋友来访,留宿频繁。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他与外界保持适度距离的生活态度。

“门前金马客,天上谪仙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来访的朋友比作“金马客”和“谪仙人”,既赞美了朋友的才华与风度,也暗含了对友谊的向往与珍惜。这里的“金马客”可能是指才华出众的文人雅士,而“谪仙人”则可能是对某位特别杰出或超凡脱俗之人的尊称,进一步强调了访客的非凡之处。

最后,“孔父曾过此,栖栖亦问津”引用了孔子的故事,孔子曾因周游列国而“栖栖”,即四处奔波求见君主以实现其治国理念。此处诗人以孔子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山林,却仍怀有济世之志,渴望通过与朋友的交流,分享思想,共同探讨人生与社会的问题。这一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中的自然美景、深厚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思考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作品。

收录诗词(507)

韩日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孔家龙道中

献岁王正月,寻春楚四郊。

柳芽舒旧缕,梅蕊吐新苞。

岳气衡庐接,寒流汉沔交。

阳和今已遍,林鸟亦啁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春日浔阳迟谢沛霖大行不至

黄鸟悦同响,联翩逐候飞。

一颃还一颉,相去竟相依。

况值韶光丽,那堪羽翼违。

嘤嘤求友意,兼欲趁春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癸亥立春先一日以册封之役再过东林(其一)

再过经游地,刚逢献岁春。

林花迎玉节,山鸟识征轮。

入寺僧初定,临溪虎自驯。

殿前金粟佛,是否记前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癸亥立春先一日以册封之役再过东林(其二)

曾与山灵约,重来更探奇。

祇缘王事亟,又负白云期。

春瀑方流韵,晴峰欲弄姿。

将行仍伫立,幽契远公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