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笔三首(其二)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父老们争着看我这黑色的头巾,是因为我这个平民,曾有过官职在身。
而如今,溪边路口人独立,看夕阳西沉,数过路行人。

注释

乌角巾:隐士之冠。
宰官:泛指官吏。
作者因作宰官,借此自喻。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纵笔三首》中的第二首,表现了诗人对往昔荣华落尽的感慨。首句“父老争看乌角巾”写出了乡亲们争相观看诗人头戴乌角巾的情景,这里的“乌角巾”是一种官帽,表示诗人曾经拥有过高贵的地位。紧接着,“应缘曾现宰官身”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过去的辉煌。

第三句“溪边古路三叉口”,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其中的“溪边古路”和“三叉口”构成一副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情境,透露出诗人心中某种孤独与沉思。

最后,“独立斜阳数过人”,则是诗人在这宁静的自然环境中,以一种超然的态度观察着行人,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在这里,“独立”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超脱,而“斜阳”则增添了一份秋日的萧瑟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从繁华落寞到心境宁静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往荣耀的缅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纵笔三首(其三)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夜烧松明火

岁暮风雨交,客舍悽薄寒。

夜烧松明火,照室红龙鸾。

快焰初煌煌,碧烟稍团团。

幽人忽富贵,蕙帐芬椒兰。珠煤缀屋角,香?流铜盘。

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烬残。

齐奴朝爨蜡,莱公夜长叹。

海康无此物,烛尽更未阑。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贫家净扫地

贫家净扫地,贫女好梳头。

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

叩门有佳客,一饭相邀留。

舂炊勿草草,此客未易媮。

慎勿用劳薪,感我如薰莸。

德人抱衡石,铢黍安可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其一)

老去仍栖隔海村,梦中时见作诗孙。

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

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

典衣剩买河源米,屈指新篘作上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