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烧松明火

岁暮风雨交,客舍悽薄寒。

夜烧松明火,照室红龙鸾。

快焰初煌煌,碧烟稍团团。

幽人忽富贵,蕙帐芬椒兰。珠煤缀屋角,香?流铜盘。

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烬残。

齐奴朝爨蜡,莱公夜长叹。

海康无此物,烛尽更未阑。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末的夜晚景象,风雨交加,寒冷至极。诗人在客舍中点燃松明火取暖,同时也照亮了室内的红龙鸾图案。火焰初起时非常明亮,但随着时间推移,碧色的烟雾渐渐散去,形成团状。诗中的“幽人忽富贵”可能暗示诗人自身的遭遇,从隐逸生活突然变得富有和尊贵,而“蕙帐芬椒兰”则是对这种新环境中美好事物的描绘。

珠煤挂在屋角,香气从铜盘中流出。诗人静坐观赏着眼前的景象,看着那些曾经宏伟的建筑现在已经破败不堪,剩下的是灰烬和残骸。这是对过往繁华与现实衰败的一种反思。

接下来提到的“齐奴朝爨蜡”可能是在用古代故事比喻,即使是最低贱的仆人在早晨也要忙着去寻找蜡烛,而“莱公夜长叹”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无奈和感慨。最后,“海康无此物,烛尽更未阑”可能是在说,在遥远的地方没有这样的奢侈品,即便是蜡烛也用完了,而夜还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火光的描写,以及对过去与现在、贫穷与富贵的对比,表达了一种生活中的无常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贫家净扫地

贫家净扫地,贫女好梳头。

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

叩门有佳客,一饭相邀留。

舂炊勿草草,此客未易媮。

慎勿用劳薪,感我如薰莸。

德人抱衡石,铢黍安可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其一)

老去仍栖隔海村,梦中时见作诗孙。

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

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

典衣剩买河源米,屈指新篘作上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其二)

不用长愁挂月村,槟榔生子竹生孙。

新巢语燕还窥砚,旧雨来人不到门。

春水芦根看鹤立,夕阳枫叶见鸦翻。

此生念念随泡影,莫认家山作本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且漉且尝,遂以大醉,二首(其一)

自拨床头一瓮云,幽人先已醉浓芬。

天门冬熟新年喜,曲米春香并舍闻。

菜圃渐疏花漠漠,竹扉斜掩雨纷纷。

拥裘睡觉知何处,吹面东风散缬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