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汉渚常多别,山桥忽重游。
向云迎翠辇,当月拜珠旒。
寝幌凝宵态,妆奁闭晓愁。
不堪鸣杼日,空对白榆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衡的《他乡七夕》,表达了诗人在外地过中元节(七夕)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开头两句“汉渚常多别,山桥忽重游”描绘了一种频繁离合、不断重逢的情景,但每次相遇都带有别离的意味,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牵挂。
“向云迎翠辇,当月拜珠旒”则是写诗人在这一天夜里仰望星空中的牛郎织女故事,借以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翠辇和珠旒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但这里却用来比喻遥不可及的爱情。
“寝幌凝宵态,妆奁闭晓愁”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夜不能寐,思念之情如影随形,连睡梦中也难以释怀。寝幌是床帏的意思,宵态指的是夜晚的样子;妆奁则是梳妆用的箱子,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关闭了对外界的关注,只留下内心的忧愁。
最后两句“不堪鸣杼日,空对白榆秋”表达了诗人的无尽哀伤。在古代,鸣杼指的是织布时梭声,象征着女红的勤劳;而白榆则是秋天的景象,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孤寂的氛围。诗人在此强调了自己无法忍受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只能面对着空寂的秋天,徒增愁绪。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乡愁与爱情之美好的唐诗。
不详
闻君动征棹,犯夜故来寻。
强置一尊酒,重款百年心。
灯白霜气冷,室虚松韵深。
南阳三顾地,幸偶价千金。
云居避世客,发白习儒经。
有地水空绿,无人山自青。
废梁悲逝水,卧木思荒庭。
向夕霏烟敛,徒看处士星。
凝鲜雾渚夕,阳艳绿波风。
鱼游乍散藻,露重稍欹红。
楚客伤暮节,吴娃泣败丛。
促令芳本固,宁望雪霜中。
何处春先到,桥东水北亭。
冻花开未得,冷酒酌难醒。
就日移轻榻,遮风展小屏。
更无人劝饮,莺语渐叮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