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疏拙自沈昏,长安岂是村。
春非闲客事,花在五侯门。
道僻惟忧祸,诗深不敢论。
扬雄若有荐,君圣合承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长安城中寻找住所的场景,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过去诗人的怀念。诗中的“疏拙自沈昏”表现了诗人自身才华不被赏识的苦闷,而“长安岂是村”则通过反问强调了长安作为都城的繁华与重要性。
“春非闲客事,花在五侯门”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享受并不轻松,因为这种美景往往与权贵之家(五侯门)联系在一起,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忧虑,这种忧虑是“道僻惟忧祸”,表明他的担忧源于对世事的深刻理解。
“诗深不敢论”则显示出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自谦态度和谨慎考虑,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最后两句“扬雄若有荐,君圣合承恩”,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古代辞赋大家扬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得到君主赏识与恩泽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长安的春日景色和个人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既有才华又不被理解的诗人形象。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旧论已浮海,此心犹滞秦。
上僚如报国,公道岂无人。
岩隐悬溪瀑,城居入榻尘。
渔舟即拟去,不待晚年身。
云密露晨晖,西园独掩扉。
雨新临断火,春冷著单衣。
榆荚奔风健,兰芽负土肥。
交亲不是变,自作寄书稀。
久客孤舟上,天涯漱晓津。
野芳桤似柳,江霁雪和春。
吏叫能惊鹭,官粗实害身。
何当穷蜀境,却忆滞游人。
胡为遭遇孰为官,朝野君亲各自欢。
敢向官途争虎首,尚嫌身累爱猪肝。
冰霜谷口晨樵远,星火炉边夜坐寒。
唯有报恩心未剖,退居犹欲佩芄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