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旧论已浮海,此心犹滞秦。
上僚如报国,公道岂无人。
岩隐悬溪瀑,城居入榻尘。
渔舟即拟去,不待晚年身。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诗中的“旧论已浮海”暗示了过去的议论或是事业已经如同海上漂浮,无法着手;“此心犹滞秦”则表达了诗人内心仍然牵挂着关中(古称秦)一带,即长安附近的地方,这里的“秦”不仅指地域,更有对往昔时光的眷恋。
“上僚如报国,公道岂无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关切。这里的“上僚”指的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报国”则是为国家尽忠的意思;“公道”指的是公正合理的政治原则,而问“岂无人”则是在探寻是否有人能够实践这样的政治理想。
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的隐居生活:“岩隐悬溪瀑,城居入榻尘。”这里的“岩隐”表达了诗人的隐居之所在于山间,“悬溪瀑”则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环境的壮丽;而“城居入榻尘”则是对城市生活的无奈和对尘世的淡漠。
最后两句“渔舟即拟去,不待晚年身”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期待。这里的“渔舟”象征着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即拟去”说明了诗人的决心;而“不待晚年身”则是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等到老年时才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于生活方式的个人选择。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云密露晨晖,西园独掩扉。
雨新临断火,春冷著单衣。
榆荚奔风健,兰芽负土肥。
交亲不是变,自作寄书稀。
久客孤舟上,天涯漱晓津。
野芳桤似柳,江霁雪和春。
吏叫能惊鹭,官粗实害身。
何当穷蜀境,却忆滞游人。
胡为遭遇孰为官,朝野君亲各自欢。
敢向官途争虎首,尚嫌身累爱猪肝。
冰霜谷口晨樵远,星火炉边夜坐寒。
唯有报恩心未剖,退居犹欲佩芄兰。
吾君贤相事南征,独宿军厨负请缨。
灯室卧孤如怨别,月阶簪草似临行。
高墉撼铎思巴栈,老木嘷风念野营。
殊忆好僧招不及,夜来仓卒锁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