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杂兴八首(其四)

耄齿东归息故庐,聊持顽健托乡闾。

未忘麈尾清谈兴,常读蝇头细字书。

贫甚尚能耕有犊,步轻那叹出无驴。

南堂又见秋风起,卧看溪云自捲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年迈的我回到故乡的老屋,暂时安顿下来依靠家乡的邻里。
仍然怀念那些清谈的日子,常常研读那些小字的书籍。
尽管贫穷,还能养一头牛耕田,走路轻快从不因没有驴而叹息。
在南边的厅堂又感受到秋风起,我躺着欣赏溪边的云卷云舒。

注释

耄齿:形容年老。
故庐:故乡的老屋。
聊持:姑且。
顽健:强壮健康。
乡闾:家乡邻里。
麈尾:古人清谈时拂尘的工具,象征清谈。
清谈兴:清谈的兴趣。
蝇头细字:小得像苍蝇脚的小字,形容书籍文字细小。
耕有犊:有牛可以耕田。
步轻:走路轻盈。
无驴:没有驴子代步。
南堂:南边的厅堂。
秋风起:秋天的风起。
溪云:溪边的云。
自捲舒:自然地卷起和舒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南堂杂兴八首(其四)》,描绘了诗人晚年回到故乡的情景。首句“耄齿东归息故庐”表达了诗人年迈体衰但仍回归老宅的欣慰之情。次句“聊持顽健托乡闾”则流露出他对家乡和邻里关系的依赖与寄托。

第三句“未忘麈尾清谈兴”展现出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对清谈的兴趣依然浓厚,体现了他的学术热情和精神风貌。第四句“常读蝇头细字书”则暗示了诗人即使在简陋条件下,仍坚持阅读,保持求知若渴的心态。

第五、六句“贫甚尚能耕有犊,步轻那叹出无驴”通过写实,描述了诗人虽生活贫困但自食其力,乐观面对,不因缺乏物质而沮丧,反而以有牛耕田为乐,步履轻盈,显示出他的坚韧和豁达。

最后一句“南堂又见秋风起,卧看溪云自捲舒”以自然景象收尾,诗人静卧南堂,欣赏着秋天的溪云舒卷,表现出他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超然物外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恬淡与坚韧,以及对知识和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南堂杂兴八首(其三)

蛩声每续蝉声起,桐叶仍兼柳叶凋。

懒惰心情疏笔砚,久长生计属渔樵。

鬋茅旋补东厢屋,伐石新成北港桥。

物外高人来往熟,等闲折简也能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南堂纳凉二首(其二)

浴罢闲无事,悠然寄一床。

水风凉醉颊,松月上虚廊。

岸久乌纱侧,熏馀细葛香。

今宵一美睡,何止傲羲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南堂纳凉二首(其一)

环坐列胡床,儿曹共此凉。

风生桐叶坠,露下稻花香。

老幸返初服,穷宜归故乡。

已无缨可濯,清啸对沧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南堂独坐

晨坐南堂双眼明,南山山色满柴荆。

片云忽过失帘影,急雨初来闻竹声。

鹦鹉螺深生酒兴,蟾蜍滴古助诗情。

野人频约天台去,几緉青鞋了此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