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寺丞紫薇五言

紫薇异众木,名与星垣同。

应是天上花,偶然落尘中。

艳色丽朝日,繁香散清风。

㛹娟虽自喜,幽寂逝将终。

主人谪仙籍,浩歌沧浪翁。

卜居抗静节,搴秀怜芳丛。

猗狔庭中华,固为悦已容。

如何又将去,含意默忡忡。

青苔侵履綦,摇落知岁穷。

独赖君子德,庶几甘棠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名为《答黄寺丞紫薇五言》。诗中以紫薇花为载体,描绘了其独特的美丽与命运的无常。

首先,诗人将紫薇花与星辰相提并论,赞美其非凡的气质与地位。接着,通过“应是天上花,偶然落尘中”一句,表达了紫薇花虽生于尘世,却拥有着超越凡俗的高贵品质。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紫薇花在朝日下绽放的艳丽与散发的清雅香气,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紫薇花表面美的赞美上,而是深入探讨了其命运的无奈与孤独。“厖娟虽自喜,幽寂逝将终”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紫薇花在繁华过后,面对孤独与衰败的无奈与哀愁。诗人通过“卜居抗静节,搴秀怜芳丛”表达了对紫薇花坚韧不屈、珍惜周围美好事物的态度。

最后,诗人以“独赖君子德,庶几甘棠封”收尾,寄托了对紫薇花的深切同情与希望。他希望紫薇花能像君子一样,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高尚的品德,并期待未来能有一片安宁之地,让其得以安放。

整首诗通过对紫薇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哀愁,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曲阳亭送别

海滨寂寥地,送别何须频。

数上曲阳亭,自然愁旅人。

晴日排寒色,清光湛奫沦。

微风海上来,满目飞鱼鳞。

孤云去无所,野鸟鸣相驯。

信美非吾土,送目倦南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寄贡弟

劲云翔空林,积雨荒茂草。

哀鸣闻离兽,惊栖见羁鸟。

时逝运自颓,物壮势还老。

感至境寥怆,悲来色枯槁。

玩此岂有极,辨之苦不早。

如何复伤别,咫尺成远道。

形式: 古风

和弟自京师来

四海无风涛,五年再相逢。

会合如此难,况我罹百凶。

悲端素填膺,触事泪满胸。

欲言不能语,岂知涕所从。

良久得仰视,恍忽如梦中。

非复平昔游,岂复平昔容。

危生若霜叶,懔懔待烈风。

不有亲戚欢,其如忧患攻。

破啼强为笑,意气徒衰翁。

慰尔友于情,急难义所隆。

形式: 古风

送秦州通判陆学

秦地天下险,秦兵天下强。

曩在景祐末,叛国正陆梁。

渡河窥中原,不见飞鸟翔。

汉将虽城守,覆没犹相望。

时秦独高枕,毫发无所伤。

岂惟形势然,固亦任使良。

近者敌已弱,旄头灭无光。

尚须得猛士,分命修封疆。

陆子吴中贤,英英富文章。

作人易感激,遇事殊轩昂。

旧知军中乐,复爱边地凉。

不忍京尘间,著书鬓毛苍。

拜疏如终军,请缨督群羌。

大笑朱买臣,衣锦怜故乡。

旌旗导前车,丝竹呜后房。

指呼百夫走,谈笑千里康。

虽云半刺史,其实专一方。

古来成功名,奇偶不可常。

得时或幸会,微贱升庙堂。

况君阅诗书,智策未易量。

协心得元帅,展意输所长。

朝廷酹勋阀,曾不矜银黄。

他日重见君,非复东观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