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林坞禽鸣高树,溪桥人立危栏。
芳草铺平绿野,白云界破青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林坞禽鸣高树,溪桥人立危栏",通过对林中鸟鸣和溪边小桥上人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幽静而又略带险峻的山野景象。"芳草铺平绿野,白云界破青山"则描绘了一片开阔的绿色草原,以及远处白云与蓝天相接的壮丽场景。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热爱。同时,这种景象也常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作为隐喻,表达诗人对远离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悠长,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使得画面生动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户外世尘皆累,山中天籁无声。
莫看螗蝉相捕,要教鹤舞鱼听。
流水高山尔调,冷灰槁木吾心。
不必神交蒙叟,柴桑老子知音。
方藉名山作主,胡然旧席重开。
了却江湖愿力,切须早早归来。
记得桂林临别,劝师紧闭禅关。
又被如来牵率,未容高卧云山。